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小城之春/張 泠

時間:2016-06-16 03:15:57來源:大公網

  本學期最後一次讀詩會。大家討論了詩歌,吃了晚餐,決定看部電影,我推薦費穆的《小城之春》(一九四八)。就?Y學妹家的投影儀,大家屏息凝神,感受半個多世紀前的光影。我因為做研究的關係,已看過多次,很好奇朋友們的反響—他們的專業研究都不是電影,而是來自人類學、社會學、藝術史、歷史、神經科學和地球物理等專業,平日也很少看黑白老電影。令我釋然的是,看後大家的評價都是正面的,儘管四十年代的表演有一點「話劇腔」,是大家不太熟悉和不習慣的。藝術史系的朋友更是讚不絕口,說民國時期的中國繪畫乏善可陳,電影有這樣的佳作實屬難得。

  《小城之春》展現抗戰後的江南小城廢墟,通過男女情感糾葛,傳達無奈、迷惘情緒,也是國共內戰期間部分知識分子苦悶看不到出路的心境寫照。影片當時很受青年學生歡迎,但受到進步文化人和評論者的批評,認為其灰暗消極,不合時宜。因為一九四八年,國民黨敗象已露,左派電影人都在積極拍攝和寫作批判社會黑暗、滿懷豪情迎接光明的新中國,《小城之春》這樣頹唐的小資產階級情調,自然是不和諧音。社會主義時期,《小城之春》漸被遺忘,直到一九八○年代,大陸、香港、台灣三地電影評論者都意識到《小城之春》超越歷史政治環境的電影藝術成就,而將其視為二十世紀華語電影中的傑作。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