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飛行模式/汪 強

時間:2016-06-14 08:46:17來源:大公網

  昨天早晨,也不知道我觸摸到哪個圖示,接聽電話頁面的上端換了四個字:「飛行模式」。什麼叫飛行模式?對接電話打電話有什麼影響?「飛行」是不是意味?接聽電話更加方便快捷?我不懂,就去問妻子。她比我早用觸屏式手機半年,在觸摸手機方面,她的腦子也比我好用。平時手機上什麼問題,都是她幫?解決的。沒想到問到什麼叫飛行模式,她也不懂。

  說實在的,手機上有很多功能我不懂。在多數情況下,我的態度是不懂就不懂,沒有必要去深究,反正對我來說,能打電話、接電話就行了。這時,見妻子也不懂什麼是飛行模式,我就想,既然她也不懂,我就更沒有必要懂了。於是,我將手機放在桌上,不再管它。

  這天下午,妻子一進門就責怪我:「你怎麼一直關機?」「關機?我什麼時候關過機?」這些年來,除了將卡從舊手機中取出尚未放進新手機之前的那麼一點時間,其他時間從未關過。即使在夜間,即使在充電的時候、即使在聽重要報告的時候,我都沒有關過。這是因為我父母都是高齡老人,我必須隨時準備接到來自他們的電話。妻子說:「正因為你一直不關機,今天見你關了機,心裏才特別緊張。心想,家裏到底出了什麼事?活動一結束我就往回趕。熟人跟我說話,我也沒下車搭理。」

  我沒關機呀。到底什麼回事?忽然想到早上的事。我問:「會不會與飛行模式有關?」「可能吧。」妻子接過我的手機,調了一會兒,「飛行模式」又變成「中國移動」。一試,電話果然通了。

  晚上,弟弟打來電話,上來就說,一天中給我打了二十幾次電話,總是說關機。「你是不關機的人,突然關了機,一關就是一天,怎麼不叫人?急?」又說:「要是像上次一樣,父親得了急病,打你打不通,那就麻煩了。」我一想,也感到後怕。

  在我準備睡覺的時候,我的一位同學打來電話。同樣,一上來他就問我為什麼要關機。我向他說明情況,他告訴我,飛行模式就是關機的意思。接?,他又告訴我,某某老同學今天上午來了。「他一來,就讓我給你打電話,可總打不通。你不來,連吃酒也沒趣。臨走時他還為沒見到你感到遺憾。」某某是我最要好的同學,沒能見到他,我也十分遺憾。怎麼這樣巧?偏偏在今天手機成飛行模式了?

  這天夜裏,我還反覆想這件事。我想明白了,為什麼飛行模式就是關機。這是因為飛機飛行時,乘客的手機都必須關上。我想,設計手機的人將關機叫做飛行模式,一定是一個有幽默感的人,他要是像我一樣喜歡寫文章,那寫出來的文章也一定有幽默感,說不定還可能成為幽默大師。然而,我又覺得他的這一幽默用錯了地方,在手機上,文字應該明白,關機就是關機,不要拐彎抹角說成飛行模式。我相信,開始不明白飛行模式的人肯定不只是我及我的妻子。那些沒有坐過飛機的人,都可能不理解飛行模式到底是什麼意思,因為這個不理解會帶來什麼禍事,誰也說不清楚。比如,會不會出這樣的事:有人登機之後,因找不到「關機」而不知道關機,最終導致空難事故?

  有人說,中國人不善於幽默。我想,這個不善於應該包括兩種情形,一是該幽默時不懂得幽默,一是在本不該幽默的地方幽默了一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