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端午與龍舟\陳天權

時間:2016-06-09 03:15:53來源:大公網

  圖:大澳遊涌的風俗與驅瘟逐疫有關

  為什麼在農曆五月初五扒龍舟?很多人認為是紀念投汨羅江自盡的屈原。但據近代考證,這習俗早在屈原之前就已經出現,有的學者認為扒龍舟源於古代南方民族對龍神的祭祀,亦有學者認為五月初五曾被視為“惡日”,因此在當日驅疫禳災,其後發展成端午習俗。

  端午習俗包括在門上掛菖蒲或艾蒜,用以辟邪。與水為伴的南方民族將船隻製成龍的形狀,在當日進行龍舟競渡,一方面娛樂龍神,祈求風調雨順,另一方面亦趁機會比試實力,為大眾帶來歡樂。此外還將?子拋入江中,目的是祭祀龍神,後來變成了引開大魚,以免屈原屍體被吃掉的說法。

  若認同上述有關端午習俗的起源,就可解釋為何大澳出現龍舟遊涌活動。據大澳居民說,這項風俗已有百年歷史,相傳早年發生瘟疫,導致不少人逝世,居民在端午節到大澳四間廟宇迎請神靈出來,安放在神艇上,由龍舟拖行在水道巡遊,希望驅瘟逐疫。

  當龍船和神艇穿過河道的橋樑時,人們禁止在橋上行走,以免對神靈不敬,因此有工作人員將橋樑升起,讓船隊通行。遊涌完畢後,領航的三艘龍舟在神艇面前進行比賽,不是為了分出勝負,而是表演給神明觀賞。端午在古人心中是“惡日”,毒物此時出現,因此產生種種驅疫禳災的習俗,大澳遊涌便是其中一種。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