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參加開幕式的嘉賓合影留念\大公報記者黃寶儀攝
【大公報訊】記者黃寶儀珠海報道:為進一步促進港澳台與廣東的文化交流,“兩岸四地一家親 文化藝術心連心,港澳台美協——珠海站畫展、劉富業個展”昨天在珠海古元美術館開幕,一百多幅精品展示了來自兩岸四地藝術家高超的技藝和修為,也反映了中華文化同根同源、代代相傳的歷史,通過情感聯絡互動令兩岸四地的交流與聯繫更密切。
文化藝術心連心
本次展覽由珠海巿政協書畫院、古元美術館、港澳台美協、賞心堂(澳門)書畫會主辦,展覽分為美協會員展和劉富業個展兩部分,其中美協會員展匯集內地、香港、澳門和台灣四地的知名藝術家百餘件作品。港澳台美協主席蔡豪傑、台灣港澳台美協主席李沃源、香港港澳台美協主席司徒乃鍾、澳門港澳台美協主席劉富業等出席開幕式。
本次展覽包括了多位名家作品,如中國美協主席劉大為的《趕墟的彝人》、蔡豪傑的《江山如畫》、李沃源的《春分》,以及司徒乃鍾的《雨荷系列之一》等。記者現場觀看作品,發現無論是水墨丹青裏描繪的壯麗山河,還是油彩畫布上抒發的家國情懷,儘管表現形式不一,但筆墨、布局、技法等依然相通,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文化藝術之美。
助兩岸四地交流
文化是國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與靈魂,五千年綿延不斷的中華文明,孕育了富有民族性和獨特美感的中華文化藝術,並在兩岸四地開花結果。港澳台美協主席蔡豪傑告訴記者,展覽作品囊括了香港的建築、台灣的風光和澳門的風土人情,一一展示了兩岸四地文化交流、融會發展的成果。
藝術家的價值體現在不斷發現和開啟人類精神的新領域,藝術的真諦不僅在於技法的純熟運用,而在於超越技法之上對人性、自然、社會的領悟和表現。在當前形勢下,蔡豪傑認為,統一首先應該是文化與情感的認可,舉辦兩岸四地畫展對於藝術家的情感聯絡互動有積極作用。港澳台美協作為由香港、澳門、台灣美術家共同組成,致力於搭建兩岸四地文化藝術的交流平台,為兩岸四地藝術界人士提供更廣闊的創作空間。在珠海站畫展結束後,港澳台美協還準備往山東和聯合國舉辦展覽,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司徒乃鍾也認為,無論政治形勢如何,藝術從來沒有分裂,兩岸四地藝術家一直保持?文化的認同和傳承。李沃源接受記者採訪時強調,港澳台美協成立以來,保持?三個月到半年舉辦一次活動的頻率,成為溝通兩岸很好的媒介,用事實證明兩岸同根同源,交流成果來之不易,不能因為台灣換黨執政而斷裂,更希望這個時候多一些民間交流,加深了解和認識。該展覽至本月十七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