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這一展’千載難逢‘\大公報記者 張 帆

時間:2016-06-08 03:15:36來源:大公網

  圖:左起:仲田順和、楊志剛、錢谷真美於發布會上握手慶祝展覽成行\大公報記者張帆攝

  “來上海展覽,是我一直夢想的事情,今天終於實現了。”在“菩提的世界:醍醐寺藝術珍寶展”新聞發布會上,已經八十三歲的醍醐寺第一百零三代座主仲田順和,與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東京國立博物館館長錢谷真美的手緊緊握在一起,共同慶祝這場由三方共同努力的文化盛事順利開啟。

  從文物保護角度而言,能允許上千年歷史的寺廟文物到國外展覽,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非易事。而此次於中國展出的九十件醍醐寺藏藝術珍寶,僅國寶就有十三件,重要文化財(文物)三十一件。在上海展出兩個月後,還將移師陝西。

  據了解,該展覽源起上海博物館原副館長陳克倫五年多前的一次訪日,他得知醍醐寺的文物曾在時任東京國立博物館副館長西岡康宏的幫助下到德國辦展,便萌生了也通過西岡的幫助,讓文物到中國一展的想法。基於醍醐寺與中國的深厚淵源,這樣的提議也得到了西岡康宏的認同。陳克倫透露:“西岡館長甚至表示,他退休後有三大心願,其中之一就是幫助中國舉辦醍醐寺展,這個心願是為了回報中國,因為日本文化的根底就在中國。”

  三年前,陳克倫再次赴日,在西岡康宏陪同下赴京都醍醐寺拜見了座主。醍醐寺對於赴中國展出也非常有興趣。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座主還同時提出,因為醍醐寺源頭在西安,所以希望能跟西安方面聯絡,上海展出後再赴陝西。在他看來,“這是一種回歸”。

  展覽的另一個難點在於展品挑選。用楊志剛的話說,中方給日方開出了一份“夢幻目錄”,從理論上說,要借展目錄上的文物幾乎不可能實現。

  參與展品商洽的上海博物館副館長李仲謀介紹,要體現醍醐寺收藏的整體面貌,涉及到出國的日本國寶和重要文化財需要佔一定的比例,這就必須得到日本文化廳批准。另外,日本對於材質脆弱的織繡、紙質繪畫、木雕等文物都有非常嚴格的展覽規定,最多只能展示四周至八周。為了確保兩站的展覽,還需要對展品進行調整更換……

  經過反覆協調爭取,日本文化廳放寬了珍貴文物出口的數量,上海和西安兩地展出的國寶和重要文化財佔展品總數的一半,突破日本原來設定的限制。為此,雙方確定採用前後四周替換展品的方式展出。在上海的展期結束後,這批文物中的大部分將前往西安展出,而另外一些則將回到日本國內,再置換一批文物趕赴西安。

  由此可見,楊志剛形容這次展覽“千載難逢”並不誇張。在日方看來,這一次溯源之旅似乎也是期盼已久。仲田順和就感嘆:“醍醐寺佛教血脈源自中國。希望藉此次大展回報中國,追根溯源,並讓中國的人們知道,日本非常重視這些佛法和文物,把它們很好地傳承下來了。”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覽的西安站安排在陝西歷史博物館,距博物館不遠,正是唐代青龍寺的遺址。對醍醐寺來說,那兒正是祖寺所在。

  “菩提的世界:醍醐寺藝術珍寶展”於上海博物館一樓第一展廳展至七月十日,之後將赴陝西歷史博物館繼續展覽。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