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徒手指揮 古調今奏——評港穗兩場莫扎特音樂會

時間:2016-06-07 03:15:42來源:大公網

  圖:夏菲.比松指揮畢馬龍古樂團演出“法國五月”藝術節揭幕音樂會“情牽莫扎特”

  今年不僅是莎士比亞年(逝世四百周年)、蕭士達高維契年(逝世一百一十周年),亦是莫扎特(1756-1791)誕生二百六十周年。今年“法國五月”藝術節開幕(五月五日),請來法國畢馬龍古樂團(Ensemble Pygmalion)編排出全莫扎特節目的“情牽莫扎特”;廣州交響樂團在這個樂季(2015-2016)更演奏十部莫扎特作品,列為“偉大作曲家特輯”的第二場音樂會(五月七日),更全是莫扎特作品,在香港大會堂聽完“情牽莫扎特”兩天後,再在廣州星海音樂廳欣賞這場特輯音樂會,加上由於女高音莎賓.杜菲維(Sabine Devieilhe)因病失場,畢馬龍古樂團的“情牽莫扎特”整套節目設計全垮了,臨場要改奏“廣交”同樣演奏的莫扎特第四十交響曲,便更突顯出兩位指揮家和不同樂團的不同莫扎特。\周凡夫

  畢馬龍古樂團採用的圓號、木管甚至定音鼓,都是古(仿古)樂器,但樂器擺位卻是現今較主流的第一提琴和大提琴分置指揮左右兩邊,整體的音色,偏向樸厚、沉實。

  樂器與擺位有古有今

  廣州交響樂團用的當然全是現代管樂器,執棒的客席指揮是大衛.斯特恩(David Stern,1963-,著名小提琴大師Isaac Stern的幼子),他的擺位處理卻採用“仿古”手法,是早期將第一、第二提琴分置指揮左右兩邊,右邊二提後面是中提、大提琴便在中間偏右,低音提琴置於左後側,這可以說是將立體聲錄音面世後,自錄音欣賞形式的左右雙聲道擴音,右邊低音,左邊高音的“習慣性”聲音感覺,回復到將弦樂五部的音色更好地融為一體的做法。

  另一方面,弦樂的演奏方式,亦盡量採用“仿古”,減少揉弦外,多用中弓等,聲音聽來亦更為清簡樸實。此外,兩位指揮家都放下在莫扎特逝世數十年後的十九世紀初才流行的現代指揮棒,以“徒手”方式來領導樂團演出,至於整個演出全背譜則與“仿古”無關。同樣與“仿古”不一定有關的是,斯特恩和“廣交”弦樂五部編制採用了“10+8+6+5+3”合共三十二人的較“主流”編制,人數較“畢馬龍”(7+6+4+4+2)的二十三人多,但“畢馬龍”卻加上一台古鍵琴;但即使如此,“廣交”奏出來的聲音強度,音色亮度都明顯較強。

  戲劇性與歌唱性效果

  斯特恩指揮“廣交”的莫扎特,速度上較一般的快,另一方面是對比上的幅度亦較大。儘管第二十五和第四十兩首交響曲的編制都沒有用上定音鼓,甚至銅管樂器亦只用上柔和的圓號,在他手下仍能發揮頗為鮮明的戲劇性效果,音樂會開場的《唐璜》序曲,和最後加奏的《費加羅婚禮》序曲,在定音鼓的助力下,戲劇性色彩便更為濃厚。此外,斯特恩處理各曲的主題,都將旋律的歌唱性效果加以突出。

  但無論如何,斯特恩雙手下的弦樂旋律展現出富有戲劇性色彩的美聲,這在弦樂演奏方式要作出改變,而速度又較正常加快後,要能有此美聲效果確是很大的挑戰,每位樂手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去作出適應才能有此成果。

  動作明朗清晰古味濃

  畢馬龍古樂團在女高音杜菲維失場後,節目不得不作出大改動,將原於下半場才演奏,以六首德國舞曲“串燒”而成的《慶祝維也納嘉年華的音樂》作為音樂會開場曲,然後再接上第四十交響曲,中休後才奏原安排在上半場的E大調小提琴柔板K.261(樂團首席Cecilia Bernardini擔任獨奏),再接奏第三十五《哈夫納》交響曲全部四個樂章(原分於上下半場各奏首尾兩個樂章)。

  擔任指揮的夏菲.比松(Raphael Pichon),身形高挑,不僅不用指揮棒,指揮台亦不用。他的指揮動作明朗清晰,第三十五奏來的古樂味道更濃,最後還由樂團和單簧管首席Nicola Boud加奏了一曲,原於上半場安排由女高音獨唱的詠嘆調K.580《甜美的春天已在笑》(Schon lacht der holde Fruhling)的“器樂版”。如此安排,似乎仍能保留了一點兒原來節目《情牽莫扎特》的設計材料,那就是由女高音杜菲維選唱七首詠嘆調,選自當年正是懷春之齡的莫扎特,追求浪漫愛情,結識韋伯三姐妹:Aloysia、Josepha,和後來成為其妻的Constanze,所寫的眾多歌樂作品(最多的是為讓他敗走情場的姐姐女高音Aloysia而寫)。

  節目大改處理欠專業

  話說回來,杜菲維的失場可說是“災難”,整場音樂會的內容、意念都全改了,那就等於是羊鞍餐變了牛扒餐一樣,不願食牛扒的自然可以離場,當晚音樂會事實亦可以即場去退票,但現場在音樂廳入口梯間的告示只是告訴大家女高音不適難以登場要更改節目,卻未有寫清楚可以退票,如此處理便有點不夠專業了。

  場刊的中文水平同樣很不專業,作為演出主體的畢馬龍古樂團只有團員名單,卻無介紹;指揮夏菲.比松的中文介紹翻譯恍似是“Google翻譯”;節目表中更將“Viennese”(維也納的)譯為“維爾納”,於是便變成《慶祝維爾納嘉年華的音樂》;曲目介紹的中文翻譯同樣很多紕漏,不僅將“主角”中譯為“莫扎特”,和音樂會的標題所譯的“莫扎特”不同,女高音Aloysia中譯為“啊羅伊西亞”,用“啊”而不用“阿”,有違中文用字習慣,文中不斷“啊”來“啊”去,亦讓人看得怪怪的。

  但話說回來,儘管當晚曲目大改動(有點奇怪的是隨團竟帶有莫扎特第四十交響曲的全套樂譜),夏菲.比松與畢馬龍古樂團的表現卻極為專業,相較之下,奏出來的聲音效果亦是近二、三十年西方追求的“本真”風格。莫扎特在世時的樂器性能,則應難奏出斯特恩指揮“廣交”的聲音效果,但以莫扎特那種帶點“玩世”的性格,斯特恩能在他的音樂中奏出那種帶戲劇性和靈巧活力的音樂,而且美感更鮮明,相信他亦不會介意,甚至鼓掌!

  至於當晚星海音樂廳內兩首多樂章的交響曲,觀眾都能保持安靜,全曲奏完才爆發出熱烈的掌聲;而比松與畢馬龍古樂團在香港大會堂開幕演奏的第四十交響曲,第一、二樂章都出現幾乎是全場鼓掌的“熱烈場面”,然而第三樂章奏完,則是“鴉雀無聲”……對莫扎特而言,相信亦只會對這些掌聲扮個鬼臉,同樣不會介意;在他那個年代,不要說仍未形成現今的“鼓掌文化”,好些皇帝貴族不一定會聽完整部交響曲才離場呢!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