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澳門蓮溪廟的華光先師像
粵劇戲班奉華光先師為行業保護神,每當大戲開鑼之前,各人先拜華光,希望工作順利。相傳華光是玉皇大帝御前的火神,昔日戲班乘坐的紅船和演戲的戲棚,容易起火燃燒,所以拜祭華光,祈求免遭火災和演出安全。此神祇盛行於粵劇戲班,其他戲曲的梨園子弟供奉別的戲神。
華光又稱“五顯靈官”,姓馬,是道教四大護法元帥之一。其造型為三眼,身穿甲冑,手持三角金磚,這塊金磚由金刀鍊成,是他的法寶。大澳有間全港唯一的華光古廟,但廟內的華光像卻是四頭八臂,猶如統領六十太歲的斗姆,不知是否造型有別,鮮有梨園子弟到來拜祭。
澳門沒有華光廟,但每年農曆九月二十八日的華光誕,新橋區的蓮溪廟舉辦盛大的神祇巡遊。該廟以北帝和財帛星君為主神,但偏殿的華光先師也得善信祈拜。廟內一塊立於一九五○年的石碑,記述捐錢重修廟宇的人名,當中有馬師曾、紅線女、文覺非、梁醒波、羅艷卿等名伶。馬師曾還題寫“其盛矣乎”,製成牌匾懸於正殿高處。
蓮溪廟旁曾設有粵劇場,一九五二年在該址興建永樂大戲院放電影。一九七○年代修建現代化舞台,成為主要的粵劇表演場地。如今同年代的戲院已相繼拆卸或棄置,只有永樂未被淘汰,為澳門僅存的舊式戲院,也令蓮溪廟的華光香火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