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道林是東晉時著名的僧人,平生好鶴。一次,有人送給他一對出生不久的小鶴,讓他十分喜愛。誰知精心飼養了一段時間,兩隻鶴羽翼漸豐,卻欲展翅而去。支道林心中難捨,便剪了牠們的翅膀。無法飛翔的鶴看?自己被剪過的翅膀,懊喪地垂下了頭。支道林慨嘆道:“既有凌霄之姿,何肯為人作耳目近玩?”於是,悉心餵養,令其羽翼豐滿,縱其凌霄逸去。
鶴是超然高潔之物,不會屈於人類的矮簷之下。只可惜許多人不懂鶴的心,更可悲的是,今日許多人自己恨不能變成哈巴狗,變成金絲雀,去爭做別人的“耳目近玩”。
支公是超然高潔之人,好鶴,既喜愛更尊重。喜愛,是私欲之愛;尊重,是博愛,是大愛。支公是大境界,因此,能割捨一己之愛。千餘年前,不講環保,但千餘年前的人懂得尊重。其實,環保是愛自己而去愛世界,是將愛自己融於愛世界之中;尊重,是尊崇自然,順應自然,既無私欲之心,亦非施捨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