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代人口繁多,家家都食指浩繁,孩子都是天生天養,自找活路。那時代,哪講究什麼孩童心理?能健康長大已經不簡單。說也奇怪,艱苦的生存環境,孩子卻大多健壯地活下來,或者說,艱困是一種磨煉,孩子的生存能力特強,很少看到有什麼罕見疾病或者心理異常之類。
現代醫療先進,營養豐富,家庭的孩子數目卻明顯減少,並常出現古怪的病。
愈是先進國家,生育數目愈少,成長中發生問題愈多。
當生孩子成了難事,忽然有些以白人為主的國家突破紀錄,就會特別受注視。
澳洲珀斯那自然受孕的五胞胎,就是一例。白人產婦在社交網站公布消息,人們踴躍捐款,也踴躍充當義工,幫忙帶孩子。如果那產婦是個黑人,恐怕得不到相同待遇。他們僱請了專業攝影師,拍下日常溫馨照片,並在五個月大時,首次公開。
那產婦二十六歲,本來已有兩個年幼孩子,如今再添五個,她說:“有時累得把自己鎖在廁所,坐在地上哭。”帶孩子不是簡單事,個個性格不同,鬧起脾氣來,可以把人折騰得要死。
兩夫婦的日常工作是每天為每個孩子餵八餐,每星期要換三百五十塊尿片,在吵鬧環境幹血汗工作,卻形容這是“人生中最快樂的日子”。
看?自己孩子一分一毫地長大,的確是快樂,世上沒有一份工作比得上了。英雄若是無兒女,青史河山盡寂寥,不管什麼種族,都應鼓勵成家和生孩,有孩子,人類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