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鐵的風景是很有意思的,常有流浪藝人在拉琴賣藝。有時候是拉二胡的中年人,有時候是抱?結他的男孩,有的純粹賣藝,有的卻似乎只是娛樂而已,演奏水準還頗高。周五早晨看到一個只有十二三歲樣子,稍顯稚嫩的女孩子在那裏拉小提琴,拿?琴開了伴奏的錄音機,一手持琴一手卻仍然捂?半邊臉顯得羞澀的樣子,眼神中揣度?路人的目光,大概是第一次出來賣藝,或許不是賣藝倒是刻意在練膽。
琴聲響起,卻和伴奏不大對得上,我開始懷疑她是不是那些以賣藝為藉口的乞丐。西單附近常常有拿?話筒唱?走調的歌的乞丐群,這琴聲離專業水準尚遠,而相比於乞丐其乞討方式又似乎太過奢華。
藝術家和乞丐,高雅和卑賤,似乎只是一紙之隔,甚至走到近前也迷離不清,因此藝術總是讓人望而卻步。不敢去責備那些逼迫有天分的孩子放棄夢想而走平庸之路的父母,有多少人最終淪為藝術的工匠,而像我一樣的工薪階層也只能在五斗米的日常中偶爾偷得一些浮生之閒去光顧一下音樂廳和劇院。大多數人安於平庸屈服於現實,然而即使這普通而平庸的生活也是要耗費了多少精力才獲得並維持的。
無論那女孩是否是音樂人,這琴聲總是讓人心疼,粗糙的生活、敏感的心靈,要經過多少磨礪才能坦然面對現實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