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希望號」在日落時分舉辦婚禮
【大公報訊】「希望號」是綠色和平從別人手裏買來的二手貨,但這艘1984年就作為消防船服役的大傢伙,已游弋過絕大多數海域,足以在海洋環保史上下留下自己的名字。
船上除了幾個關鍵崗位是帶薪的專業人士外,其他都是志願者。船長麥克身材高瘦,戴着一副黑色寬邊眼鏡;輪機長弗萊迪留着山羊鬍子,時常帶着一副消噪耳機呆在甲板底層的動力艙裏;另有來自南非的開直升機的小哥及其搭檔;還有一位擅長做素菜的廚師威利,「不供應葷菜」是這條船的傳統。
船上每人都有分工,也各有故事。負責在靠港期間看護甲板和收放小艇的甲板長維克多是斐濟人,他說自己生命的一半是大海,夢想是回斐濟開一間潛水店。唯一讓維克多擔心的是人類對海洋無休止的破壞。
「希望號」的每一段航程都有令人難忘的故事,在西非巡航也不例外。從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啟航的第二天下午,趁着海上落日,一場既簡單又浪漫的海上婚禮在這裏舉行。新娘肖安娜是負責後勤的南非白人,新郎則是美籍機械師喬西。他們兩年前在同樣的海洋保護巡航中相識相戀,短暫的航程結束後,喬西禁不住思念從美國徑直飛到南非陪伴真愛。
這場婚禮由船長證婚,全體船員在一幅航海地圖上簽字表示祝賀。婚禮沒有花哨環節,新人禮服甚至都由舊布料裁剪而成,這也是這群海洋環保主義者的最好寫照。記者發現,這條船上人人都有一顆簡單的心,一段動畫片或者一曲古典樂,便能讓他們樂上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