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北大西洋毒辣的日光把喬占熙曬得黝黑,看上去也比實際年齡更加滄桑。畢業於大連水校的他是中國水產總公司所轄「太陽12號」的船長。在這條有19名船員的工業化捕撈船上,他就是說一不二的船老大。
塞內加爾海域全部142艘登記在冊的外國漁船中,來自中國的有112艘,其中屬於中國水產總公司的有12艘。登船檢查是午後1時30分,喬占熙在無線電中十分配合聽從塞內加爾漁政官員艾爾埃治(Elage)的指令停船,已經在海上漂泊一周的大公報記者換乘橡皮艇攀着纜繩,短暫的又回到了「中國人的地盤」。
喬占熙有足夠的自信應對諸如漁具網眼是否合規等檢查,他告訴大公報記者說,他們在出海前就收到遠洋漁業協會一份嚴禁非法捕魚的文件,平日也小心謹慎按照規定行事。
中國人遠赴西非在船上獵海的生活,比在陸地上幹基建項目辛苦得多。一天24小時被分割成8-4-8-4,雙班倒換着不停歇的將沉入海底的漁網拖到甲板上。漁政官員檢查的這張網已經撒到海底將近四個小時,喬占熙用他多年的經驗計算出這一網「大概有三噸,幾乎都是竹夾魚。」
在「太陽12號」上,中國面孔有7名,剩下的12名是本地漁工。至於薪水,喬占熙他們由國內的公司計年薪,「簽三年合同大概每年9萬元人民幣」。本地人月薪400美金,工作着實辛苦但收入也遠超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