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下跌及國際制裁
•石油出口收入是俄羅斯經濟命脈。2014年至2016年國際油價崩盤,讓俄經濟遭受重挫,再加上2014年的克里米亞危機,使俄受到嚴厲國際制裁,油價下跌,俄企業、銀行和政府的國際資金幾乎全部枯竭,民眾生活水平下降。
GDP增長遲緩
•2014年11月起,俄經濟陷入衰退,國內生產總值(GDP)在2015年和2016年分別下跌2.8%和0.2%。雖然2016年第三季起,GDP緩慢回升,2017年增長率達1.5%;但因為原油價格停滯不前,俄羅斯央行警告,俄GDP恐怕在未來只能保2,約為全球平均GDP一半的水平。
通貨膨脹
•迫於西方經濟制裁,俄羅斯前幾年通脹率一直較高。2017年12月底,普京表示俄經濟已結束衰退,全年通脹率為2.5%,達到近年來最低值。俄羅斯央行預估,2018年俄通貨膨脹率不高於4%。
財政平衡
•低油價導致石油出口收入大幅減少,俄羅斯財政收支平衡在2015和2016年面臨壓力,目前逐漸開始好轉。在油價慘跌背景下,俄羅斯採取新方法,以每桶石油40美元為基準,當油價超過這個數字時,所有多出的收入必須存入國家福利基金作為長期投資用途,以降低經濟對石油的依賴程度。
投資不足
•俄羅斯經濟疲弱的問題之一在於投資仍然不足。2010年至2014年間,投資增速降至3.6%。投資不足情況處處可見,例如工業自動化程度低,加上人口快速老化、勞動力萎縮及基礎建設缺乏等情況,造成生產和交易成本攀升,嚴重降低俄企業市場競爭力。
貧困率高企
•雖然經濟已開始止損,但家庭實際所得已連續超過4年下滑。目前俄羅斯貧困率高於14%,2013年則不到11%。經濟學家警告,由於貧富差距懸殊,實際貧困程度可能更高。
英國《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