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國際 > 正文

金德爾伯格陷阱:只猜中了開頭

時間:2018-01-22 03:16:09來源:大公網

  圖:美國學者金德爾伯格及其討論美國造成國際秩序紊亂成因的著作《1929-1939年世界經濟蕭條》 資料圖片

  編者按:

  去年1月,「軟實力之父」、美國著名政治學家約瑟夫.奈在特朗普政府即將上台之際撰文,認為美在制定對華政策時,要同時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和「金德爾伯格陷阱」。相對於大家較為熟悉的修昔底德陷阱(即新興大國與現存大國必有一戰),金德爾伯格陷阱成為頗受外界關注的新「陷阱說」。金德爾伯格陷阱源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查爾斯.金德爾伯格。作為馬歇爾計劃思想構建者之一,他認為,美國在一戰後取代英國成為世界上實力最強的國家,但未能接替英國扮演的角色發揮領導作用、提供國際公共產品,從而導致全球經濟衰退、國際社會失序甚至世界大戰爆發。

  美國在特朗普治下奉行「美國優先」政策,不願繼續扮演全球領導者的角色,有人越來越擔心,世界群龍無首,可能再次陷入金德爾伯格陷阱。如何看待金德爾伯格陷阱?本報邀請了專家就此進行討論。/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博士 楊晨曦

  與各種「陷阱說」一樣,金德爾伯格陷阱源自西方話語體系。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中,它的敘事邏輯大致有兩段:開頭是,美國越來越無法提供充足的國際公共產品,而中國的能力則越來越強,大有超過美國的勢頭;結尾是,如果中國不充當「霸權國」提供相應的國際公物,整個世界就會陷入國際公共產品短缺,造成新的全球危機,導致世界大戰。金德爾伯格陷阱是目前輿論場中比較新的「陷阱說」,不過其背後的理論邏輯「霸權穩定論」並不是新說法。其核心假定是世界需要一個霸權國家提供安全秩序、經濟規則等公共產品。今天看來,這種觀點已經顯得陳舊。

  中美國際領導力彼消此長

  實際上,中美領導力的彼消此長漸成趨勢,金德爾伯格陷阱的邏輯體系算是「猜中了開頭」。2017年以來,特朗普政府退出TPP、重談北美和美韓自貿協定,對部分既有自貿協定採取經濟民族主義政策,衝擊現有雙多邊國際經濟治理機制,制度引領力受損;罔顧現有全球經濟治理體系中的自由、開放原則,屢次採取保護主義政策,衝擊全球經濟治理的思想基礎,理念引領力顯著下降。特朗普政府大搞「退出外交」,退出「巴黎協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移民協定」等,也對相關領域的全球治理造成困難。2017年的美國經濟雖然表現不錯,但也面臨着債台高築等隱憂。

  中國在全球治理中的領導力則十分搶眼。2017年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編織起連接全球的互利合作網絡。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擴員至80國,體現出中國對全球性包容發展機制的貢獻。金磚國家廈門峰會開啟金磚合作第二個「金色十年」,「金磚+」機制應運而生。中國政府和企業積極唱響綠色低碳發展,新能源電力產能增量全球領先,與多國達成眾多新能源發展項目,堅定支持《巴黎協定》權威性。2018年,中國還將主辦上合組織峰會、中非峰會、博鰲亞洲論壇、中國進口博覽會等重要國際活動,國際領導力將愈發彰顯。

  公共產品可共商共建共享

  那麼,中美領導力的彼消此長,是否一定意味着中國有必要去填補美國留下的全球治理「赤字」,承擔起「霸權國」的角色呢?或者說,國際公共產品的供給,是不是只有霸權穩定論一種路徑呢?

  國際政治實踐已經證明,共商、共建、共享正替代霸權穩定論成為國際公共產品供給新路徑,金德爾伯格陷阱的邏輯,可謂沒有猜中結尾。多年來,中國外交一以貫之的踐行「正確義利觀」、「親、誠、惠、容」理念,為世界提供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路徑,力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新型國際關係。這些理念正通過「一帶一路」、金磚合作及一系列大國合作轉變為共同發展的碩果,為全球供給豐富的經濟發展、政治協調、安全穩定、綠色低碳等公共產品。其背後,並不是金德爾伯格陷阱所依存的霸權國提供秩序的邏輯,而是各國「共商、共建、共享」這一全新的國際公物供給路徑。沿着這條路徑,中國與各國共同塑造國際新秩序,共享成果,並無「霸權國」一家獨大、獨享。所謂獨行快、眾行遠,新的國際形勢中,美國「霸權衰落」後若能堅持各國共建,並不一定需要中國充當霸權國提供國際秩序,世界也不會陷入無序。

  實際上,提出中美關係需避免金德爾伯格陷阱的約瑟夫.奈也曾指出,國際關係研究要借鑒歷史以理解延續性與變遷性,而不應被過去所束縛。在往昔的歷史中,美國的確扮演了霸權國角色,也在政治、經濟、安全諸領域中為世界提供了不少公共產品。很多西方學者據此認為,世界一定需要一個霸權國提供秩序,否則將會天下大亂。但以史鑒今的前提是,造成歷史事實的經濟社會條件沒有發生重大變化。

  以史為鑒非以史為縛

  霸權穩定論的歷史背景,不僅僅是西方學者所說的「國際無政府狀態」,還在於美國獨大的世界格局、發展國家力量未現群體性崛起、新的國際關係和全球治理理念沒有出現、國際協調不夠緊密等。當前,這些條件都在弱化,而最重要的變化是,中國為世界帶來了新的國際政治與國際合作邏輯。這一切,都為化解金德爾伯格陷阱、找出迥異於霸權穩定論的國際公物供給方式提供了契機。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