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國際 > 正文

特朗普亞洲行初探\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博士 張騰軍

時間:2017-11-09 03:16:11來源:大公網

  11月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開啟任內首次亞洲行,遍訪亞洲五國,並出席APEC和東盟的多邊會議。這是自1991年以來美國總統訪問亞洲時間最長的一次。外界對特朗普的亞洲行十分關注。在訪問日本、韓國時,特朗普牢牢掌握主動,取得了預期成果。

  白宮方面稱,特朗普此行將強調美國對長期盟友與夥伴的承諾,重申美國在促進印太地區自由和開放上的領導作用。回應地區盟友在朝核問題上的安全關切、與亞洲貿易夥伴建立公平、互惠的經貿關係將是此行的兩大着力點。

  印太戰略呼之欲出

  外界對特朗普政府是否有全面的亞洲政策一直存疑,亞洲各國也十分關注特朗普時代亞洲在美國全球戰略中的地位,這是特朗普此行無法迴避的問題。從亞洲行之前的密集造勢,到訪日時大談推動建立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的重要性,特朗普似乎有備而來,要以全新的印太戰略取代壽終正寢的「亞太再平衡」戰略。

  特朗普政府以「自由、開放」為核心特徵的印太戰略,在安全上致力於保障印太地區的航行、飛越自由,推動對國際法的遵守與和平解決海上爭端,在經貿上致力於破除貿易壁壘,促進市場開放和自由競爭,以高標準的規則引領發展和實現繁榮。美日共同承諾將此願景置於戰略優先位置,就高質量的基礎設施和能源合作作為具體推進器,印證了特朗普政府以聯盟體系為基礎和後盾推進印太戰略的想法。

  印太戰略究竟具體意涵為何,特朗普政府是否已有清晰路線圖,這些還有待特朗普亞洲行中的進一步闡述。不難看出,以一個更為寬泛的「印太」概念替代傳統意義上的「亞太」範疇,不只是對前任奧巴馬政府外交遺產的簡單顛覆,其背後存在深層次的地緣政治考慮。

  施壓朝鮮去核難奏效

  隨着美朝之間相互挑釁的惡性循環不斷上演,半島形勢急劇升溫,令地區和平與穩定遭受巨大挑戰,朝核問題因此成為特朗普亞洲行的首要議題。現如今,美國國內也出現了支持雙暫停的聲音,但特朗普政府並未打算修正其強硬立場。在訪問期間,特朗普高呼「戰略忍耐的時代已經結束」,呼籲加強迫使朝鮮去核的國際努力,並繼續施壓中國做更多。

  朝核問題顯然是特朗普政府的燃眉之急。若能在亞洲行中取得突破,構築起圍堵朝鮮的強大聯盟,特朗普的訪問就成功了一半,不僅對國內有個交代,還將樹立美國在盟友和夥伴中的聲望。然而,特朗普更願意把責任推給朝鮮及其他各方,而不正視美國在導致形勢惡化中所起的負面作用。

  在美國與日韓的對話中,強化軍事同盟紐帶尤其是達成大量軍售協議成為朝核問題討論的主要內容。這種通過軍事威懾來加大對朝鮮的戰略壓力,通過強硬對抗而非對話的方式來解決朝核問題,早已被證明行不通。特朗普指望通過亞洲行迫朝鮮去核的想法,只會是緣木求魚,徒生事端。

  經貿邏輯孤立無援

  特朗普堅信美國在對外貿易體系中是受害者,與亞洲國家的貿易不平衡問題成為此行頻繁提及的議題。儘管早已知曉日韓相關立場,特朗普依然不諱言美日貿易逆差,重談美韓自貿協定,其核心就是保護美國產業,增加美國就業。

  從目前來看,特朗普的訴求起到效果,美日在經貿方面達成了多項共識,日本已送上赴美投資設廠的巨額大單,承諾在汽車和生命科學行業採取相應措施回應美國關切,美日還加強在太空、網絡安全領域的合作,美韓也就自貿協定重新對話。如果說日韓在經貿上做出讓步是有求於美國的話,那麼特朗普接下來的訪問恐怕不會那麼輕鬆。

  且不論特朗普的公平互惠經貿邏輯根本站不住腳,鑒於美國日益增長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以及對全球化和多邊貿易安排的抵制,亞洲其他國家不會在該問題上完全聽從特朗普的想法。如果一味索取而不願付出,那麼他恐怕難以得償所願。

  對特朗普來說,除了明確美國眼中的亞洲是什麼含義,還應對現狀有一個清晰判斷:亞洲早已不是美國人的亞洲了,真誠友好的合作姿態將在這裏得到掌聲,恫嚇威脅的手段只會無功而返。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