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國際 > 正文

最多爭議 和平獎光環失色

時間:2017-10-07 03:15:59來源:大公網

  圖:印尼穆斯林今年9月示威抗議昂山素姬\美聯社

  【大公報訊】據美聯社報道:根據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的遺囑,頒發和平獎的目的有三:促進國家間團結友好,裁減軍備武器,推進和平進程。諾貝爾和平獎以此為宗旨表彰貢獻突出的組織和個人,但有不少獲獎者得獎當時就備受爭議,有些則「晚節不保」,令和平獎光環失色。這也使得和平獎在每年的諾貝爾獎項中都最受關注,也最具爭議。

  1994年,以色列總理拉賓、以色列外長佩雷斯和巴勒斯坦領袖阿拉法特因簽署《奧斯陸和平協議》獲和平獎,似乎為中東和平奠下基礎。但當時很多人對阿拉法特反應兩極,拉賓也在數月內被猶太以色列狂熱分子刺殺。上述協定也逐漸瓦解,時至今日,中東和平似乎比以往更遙遠。

  2009年,就任美國總統不足九個月的奧巴馬獲和平獎,當時的得獎理由是「為加強國際外交和種族間合作,作出非凡努力」。但這並沒有阻止到美國在全世界的軍事行動,奧巴馬任期尾聲時,美國仍在阿富汗和敘利亞為戰事疲於奔命,美俄關係也跌至冷戰後最低潮。

  最近,曾因爭取緬甸民主和人權而獲獎的昂山素姬,也因羅興亞人的處置問題遭到國際社會譴責,但面對數十萬份要求「撤銷昂山得獎」的抗議連署,諾貝爾委員會僅表示「無權追回授獎」。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