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國際 > 正文

前美駐華大使:一中政策是中美關係核心

時間:2017-02-23 03:16:26來源:大公網

  圖: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21日在紐約舉行座談會,美前駐華大使羅德(中)以及前駐華大使芮效儉(左)出席 黃曉敏攝

  【大公報訊】駐紐約記者黃曉敏報道:為紀念美國前總統尼克松首次訪華以及《上海公報》簽署45周年,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21日在紐約特別舉行座談會,邀請當年陪同尼克松訪華的歷史見證者、前駐華大使羅德以及前駐華大使芮效儉,一起回顧歷史,共同探討《上海公報》對美中關係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1972年2月21日,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首次訪華,中美兩國領導人「跨越太平洋的握手」,開啟了中美關係新篇章。七天後,在周恩來總理與尼克松總統共同主持下,中美兩國政府發表了對兩國關係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上海公報》。

  羅德是中美建交的歷史親歷者和見證者。1971年,他隨時任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基辛格秘密訪華。1975年,他跟隨福特總統訪華。1985年至1989年,他擔任美國駐華大使。

  芮效儉出生於南京,他於1978年擔任美國駐華聯絡處副主任,參與了中美建交談判的全過程。1979年中美建交後,他任美國駐華大使館副館長。1991年,他被任命為駐華大使。

冀新大使推動兩國關係發展

  羅德認為,《上海公報》連同後來的《中美建交公報》、《八一七公報》成為指導中美關係的重要文件。兩國恢復外交關係的最關鍵問題始終是台灣問題,在一個中國問題上,中方從未鬆動過。羅德稱,《上海公報》的歷史意義在於它承認即使雙方存在分歧,但仍然可以互相尊重,並在此基礎上達成共識。《上海公報》就一個中國和台灣問題的聲明,成為中美兩國關係的一個基石。過去45年,當一個中國政策貫徹得好時,兩國關係就好;當一個中國政策貫徹得不好時,兩國關係就出現動盪。

  芮效儉補充道,蔣介石和蔣經國在擔任台灣領導人期間,也從未放棄過一個中國政策。作為中美建交談判的親歷者,芮效儉說,一個中國政策是中美建交的基礎。

  這兩位長期從事對華工作的前駐華大使,對特朗普總統不久前與習近平主席通話時表示將履行一個中國政策感到欣慰。他們還寄語即將上任的新駐華大使,一定要讓對方感覺到自己致力於推動兩國關係的良性發展,才有可能把工作做好。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