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安倍欲為二戰「蓋棺論定」《紐約時報》
【大公報訊】據英國《金融時報》及共同社報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6日啟程開始訪問珍珠港,分析指,這是一次行程看似「鴿派」,實則帶有「鷹派」的目的。當安倍與美國總統奧巴馬肩並肩站在珍珠港的照片出現時,無疑將向世人傳達「美日和解」的深層意義。就像去年奧巴馬對廣島展開歷史性訪問一樣。
安倍想要修改日本和平憲法的圖謀從未變過,自民黨在日本參議院選舉中壓倒性的大勝,更讓他有機會「得償所願」。訪問珍珠港,是安倍精心謀劃的一次政治秀。美日高調歷史「和解」,諸如在夏威夷慰靈的舉措,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減少外界對於日本軍國主義復甦的擔憂,要知道,安倍從來沒掩飾過他的右翼傾向。另一方面,在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有可能推翻奧巴馬政府的亞洲政策的背景下,訪問珍珠港也提供了一個理想的舞台,安倍得以重申「日美同盟」的堅定立場。
不過,歷史上美日圍繞對歷史的認識與戰爭責任問題而產生分歧的事件也時有發生。1994年日本天皇明仁訪問夏威夷之際,日本外務省探討了是否應向位於珍珠港的亞利桑那號紀念館獻花,但基於日美對此褒貶不一,因擔心引發戰爭責任論,訪問地最終改成了太平洋國家紀念公墓。2013年12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了合祀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這是2006年時任首相小泉純一郎以來日本首相首次參拜靖國,美國奧巴馬政府也發表聲明稱「很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