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國際 > 正文

港中大學者成化學獎大熱

時間:2016-10-04 03:16:12來源:大公網

圖:香港中文大學的盧煜明教授\網上圖片

  【大公報訊】綜合報道: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本港時間周三下午揭曉,據湯森路透預測,香港中文大學的盧煜明教授和麻省理工學院(MIT)的華裔科學家張鋒,都是今年很可能拿下化學獎的大熱門。

  自2002年起,湯森路透創設的「引文桂冠獎」,已成功預測過39位諾貝爾科學獎項得主。這個被稱為「諾貝爾得獎指標」的獎項,以權威的引文資料庫科學網(Web of Science)研究論文的引用率為準則,以預測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及經濟獎得主。湯森路透知識產權與科技事業部認為,在科研界中,文獻引用率愈高,代表有關研究的認受性愈廣泛,愈大機會成為諾貝爾獎得主。

  繼2014年和2015年之後,今年的「引文桂冠獎」名單中連續第三年出現華人科學家-1983年生於河北省石家莊的張鋒教授,以及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的盧煜明教授均入選。張鋒因其在老鼠和人類細胞中應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獲此殊榮;盧煜明則因其在孕婦血漿血中檢測到胎兒游離DNA,從而取得了無創產前檢測的革命性成果而入榜。今年九月中旬,盧煜明才在有「中國諾貝爾獎」之稱的未來科學大獎,拿下生命科學獎,抱走100萬美元獎金。

  截至目前,共有8位華裔科學家曾摘得「湯森路透引文桂冠獎」,首位獲此殊榮的華裔科學家錢永健在當年即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