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褚永軍(前排左起)、鄺美雲、李秀恆、尼瑪澤仁、譚錦球、楊健、劉江華、馬浩文、羅江、漢斯.道維勒、聶成文及李國強為展覽開幕剪綵
【大公報訊】記者謝敏嫻報道: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一周年,由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主辦的「一帶一路與香港發展 書畫名家藝術展」現正在中央圖書館展覽館舉行,展出香港及內地藝術家的二百多件書畫作品。
穿梭五大洲風情
該展覽於昨日下午開幕。出席開幕禮的主禮嘉賓包括:中聯辦副主任楊健,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全國政協常委、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會長譚錦球,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執行會長馬浩文,原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協顧問尼瑪澤仁,中聯辦宣文部副部長羅江,香港經貿商會會長李秀恆、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副總幹事漢斯.道維勒,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鄺美雲,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永遠榮譽會長李國強,立法會議員劉業強,中國書協草書委員會主任聶成文,金一百藝術品及中華亮寶樓董事長褚永軍等。
劉江華致辭時表示,國家「一帶一路」的倡議,其中一個重點是民心相通,香港以其優勢,配合國家的發展,支持本地藝術家和藝團,大力開拓和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去年,民政事務局舉辦的亞洲文化合作論壇,就有十個亞洲國家的高層官員出席,包括首次參與的中亞國家。在過去一年,香港也與印尼、泰國和哈薩克斯坦簽訂文化合作協議,建立了未來合作的基礎;康文署舉辦了「綿亙萬里─世界遺產絲綢之路」展覽,第一次把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的珍貴文物聯合在香港展出。另外一個展覽「奢華世代:從亞述到亞歷山大」剛開幕,展出二百多套絲綢之路上的寶物。香港擁有獨特歷史、文化、地理優勢,可以成為中華文化傳承下來和傳播開去的重要平台。
馬浩文認為,香港作為祖國與世界密切交流的「超級聯繫人」,在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及中外文化交流中擔當着重要角色,是藝術家發光發熱的舞台。尼瑪澤仁說,是次展覽特邀藝術家以「一帶一路.多彩風情」為主題,通過筆墨描繪六十多個國家及地區的人文風景,帶領觀眾穿梭五大洲風情,感受「一帶一路」沿線新發展。
李秀恆出版新著
今次展覽還展出李秀恆「一帶一路」攝影藝術系列的三十幅作品。李秀恆告訴記者,他在大學時已開始學習攝影,亦曾在工聯會開設的課程進修。「攝影對我來說很重要,是旅行印記和記憶,讓我更投入每一次旅行,重新發現當地的景觀、風情、人物、天氣等。」他續介紹,其新書《帶路》將於下月初首發,收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風貌的攝影作品,該書由《國家地理雜誌》出版,特別有意義,這證明了國際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認同。
除了熱愛攝影,李秀恆也收藏許多與「一帶一路」相關的藝術品,他特別借出三件私人藏品,包括遼代白釉穿帶瓶、明宣德青花纏枝花卉藏文題詩盌「大明宣德年製」款及唐代白釉貼花雙龍飲,還動員女兒李楚洳一齊參展。她的作品《高處未算高》巧用「相中畫」拼貼技法,將多個城市建築地標組成畫作的背景,再畫上長頸鹿,畫中人與動物相對,反思人類、自然與科技關係是否對峙,人類能否勝天等內涵。
香港水彩畫研究會會長沈平亦展出四幅畫作,其中《天山深處》是專門為今次展覽所創作。他說,該作品描繪新疆雪景,他曾在那裏居住十八年,新疆也是「一帶一路」上重要一環。
是次展覽展期至五月十六日下午四時。查詢詳情可電二九八五八三三八。
圖片:大公報記者麥潤田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