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珍妮.羅森書作《高興死了!!!》\作者供圖
高興死了?這看起來似乎是一個無厘頭的搞怪標題,但當你真的了解「高興」對某些人是多麼重要的時候,也許就不會這樣認為了。
無知是世界上最大的可悲,我想,即便這句話不盡然全對,也有其必然的意義所在。當我們對疾病痛楚無知的時候,當我們對精神思想無知的時候,我們所能看到的世界是侷促而有限的。如果說《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了解了精神病患者的狀態,那麼《高興死了!!!》則是讓我們對抑鬱症患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不僅在讀的時候感受到溫情,而且能夠體會到生命的堅韌,做人的頑強的毅力,以及更加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曾一度,我對抑鬱症患者有着錯誤的認識,我曾經很多次的在思考:「生活中有什麼過不去的,為什麼要抑鬱到去自殺呢?」直到看完這本書,我才知道自己錯得很離譜。這一切也並非抑鬱症患者所願,這是一種病,他們很多時候的想法根本不受他們本人控制,我要為我以前的誤解而道歉。
本書的作者珍妮.羅森(Jenny Lawson)就是一位抑鬱症患者,分享出自己與孤獨、痛苦朝夕相處的故事,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看到珍妮是如何在日常中瘋狂收集每一個快樂的瞬間去回擊每一個糟糕的日子。她在不可能的地方發現樂趣,並用幽默的文字真誠地講述出來,這些幽默鬧劇與感人戰歌或許微不足道,但卻真的成為珍妮在精神世界裏孤軍奮戰贏得最終勝利的有力武器。
抑鬱症需要被科學的認識和理解,抑鬱症會迫使人們去探索情感的深度,達到大部分「正常人」永遠無法體會的程度,算得上是一種無所謂不幸或幸運的特別的人生體驗,書中說嚴重的抑鬱症患者可以充分感受極端的情感,換言之,這些人能以一種「正常人」永遠無法理解的方式感受極端的喜悅,也就是本書的題目「高興死了」的含義。每天振奮地生活並不意味着抑鬱和焦慮被治愈,但這種振奮的情緒恰恰定義了人生的價值,促使人們在滿足基本的生存之外有趣地生活。
「一旦我有力氣起床,我會再次讓自己瘋狂地高興起來,不僅為了拯救我的人生,更為了構築我的人生。」流暢直白的筆觸下蘊涵着深刻的哲思,簡潔的文字也可以講明白複雜的情緒。作者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很悲壯而熱烈了,畢竟積極地活着就是一件勇敢的事兒。
如何向着太陽生長,積極地刻畫人生,真的是一個難題。這本書沒有告訴我們應該做些什麼,而是展現出一個勇敢的人熱忱的活法兒,鼓舞我們去自己探索內心的曲徑通幽。不同於那些猛灌雞湯的修心暢銷書,本書的故事更為真實有趣,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思索去理解人生的況味。永遠別放棄做個有趣的人,是一種期許,更是一種堅持,一種態度。
或許這個世界本就是一片荒漠,我們不過是幾許塵埃,茫茫然不知何去何從。但是為了盡力活出自己的精彩,我們在努力中不斷氣餒,又不斷鼓舞自己。生命,不過是白駒過隙,忽然而已。生活,也不過是求仁得仁。在大片的平淡與困頓中去極力體會快樂,應該是畢生的追求和信仰了。要相信,總有那麼一個或者幾個時刻,我們生命裏已經等了那麼久的一束光,會照進來,如約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