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著名影星王丹鳳女士上周在家鄉上海仙逝,她與香港有兩回緣分。
一九四八年,王丹鳳來到香港發展,拍攝了長城、南國影業公司的《瓊樓恨》等影片,那時她在上海影壇已有一定影響,主演了國泰影業開山之作《民族的火花》,柳氏兄弟的國泰影業成為四十年代中國電影界最著名的品牌。一九五一年元旦,王丹鳳與柳和清先生在香港結為伉儷,同年離開香港回到上海,夫妻雙雙成為上海電影製片廠一員。她主演《護士日記》並演唱了片中主題曲《小燕子》,傳唱至今,唱起這首歌,大家都會想起王丹鳳。隨後,她在《家》、《桃花扇》、《女理髮師》等影片中塑造了一系列經典銀幕形象,成為中國最著名的女影星之一。
再回香港是一九八九年,王丹鳳已息影近十年,柳和清先生剛從上影退休,王丹鳳隨他回港定居。但他們卻在香港餐飲界闖出一片天地,香港功德林上海素食館就是柳先生創辦的。
享年九十四歲的王丹鳳曾改過年齡。一九四九後,有人誣陷王丹鳳與顧也魯在上海淪陷時替民國時電影大亨張善琨拍過戲。丹鳳的年齡被改小了一歲,日後萬一有人追查,可解釋,拍那戲的時候,王丹鳳還不滿十六歲,未成年。著名影星白楊也不是一九二○年出生的,她比一九一五年出生的趙丹還大一歲。反右與「文革」的階級鬥爭時期,有的演員改年齡都是經周恩來總理同意,目的就是為保護藝術家不被牽連。
王丹鳳晚年在上海深居簡出,她視上海電影集團為家,一般只出席上影活動。她曾對上影演員劇團團長佟瑞欣說:劇團要是缺錢,她可以資助。去年上海國際電影節授予她華語電影終身成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