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電影市場急速發展,競爭首先在於影院。影院盈虧主要靠票房收入,哪部新片上座率高就多排場次,新片排片率主動權掌握在影院手裏,而影院決策排片的標準,除了導演品牌、陣容預期外,現在又增加了網絡平台預售票房的數據。內地互聯網發達,淘票票、貓眼等網絡售票平台成為年輕觀眾購票首選,網絡預售票是影院新片排片率的主要依據。
剛結束的內地五一長假並非是高票房檔期,去年此檔期最高票房是劉德華主演的《拆彈專家》,共獲得了四億票房。劉若英這部新片預售高達一億多,已與春節檔新片預售額接近,令人咋舌。根據如此高預售,影院自然將該片排了近百分之五十的場次,同天首映的張家輝導演處女作《低壓槽:慾望之城》只有百分之十不到的場次,顯然被嚴重擠壓。沒想到首映當天,《後來的我們》遭網絡退票達一千三百多萬元,此額度的排片空間已無法讓給其他新片,損失首先是影院收入,其次是同檔期新片,《低壓槽》首日總票房才九百萬元。於是,影院與《低壓槽》、《幕後玩家》等新片片方先後發表聲明質疑劉若英新片退票事件及其背後的市場競爭的惡性行為,國家電影局及時關注。
內地影市已逐步形成口碑市場,好的影片的票房是一天比一天高,而《後來的我們》首日票房是兩億八千萬,次日是兩億七千萬,第三天是兩億一千萬,到了長假最後一天只有一億元,逐日下滑,高開低走。
被擠壓的《低壓槽》品質上佳,張家輝將卧底故事設置在虛擬時空,寫意影像中,將傳統警匪動作與都市情感高度融合,將港片類型片又推上了新的層面。但該片在內地只收得五千萬元票房,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