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的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由德國電影《公義暗角》(In the Fade)奪得。電影由土耳其裔德國導演法提.阿金(Faith Akin)執導,講述一場炸彈襲擊事件,奪走了主角丈夫與兒子的性命,一夜之間,主角從幸福美滿生活之中,陷入絕望,而因為她丈夫的族裔與案底,導致主角經歷了進一步的傷害與不安。
劇透至此,直接跳到其中一幕深刻的畫面。在故事的高潮,主角落入了善惡對錯的一念之間,在猶豫不決之際,一隻小鳥飛入她的視線,拍打着翅膀,停留在她的「念頭」上,從此,主角做了一個關鍵的決定。
事實上,以視覺效果而言,這一幕的處理稱不上令人滿意,但肯定的是,導演選擇了用這原始的手法,以鳥喻靈,接通了主角與亡靈。所謂原始,是因為以鳥兒象徵靈魂的安排,廣見於神話與童話,例如駭人聽聞的〈杜松子樹〉。
〈杜松子樹〉是《格林童話》中著名的血腥故事,而最殘暴的一段莫過於後母殺害兒子的過程:後母誘騙兒子探頭到鐵箱拿蘋果吃,猛然關上箱子砍掉了兒子的頭顱。後母將兒子的身體放在椅子上,然後又將頭顱固定在他脖子上,假裝兒子在椅子上吃蘋果。後母的親生女兒,打算去找哥哥要蘋果吃,搖晃了哥哥一下,頭顱就滾到地上了。後母怪責女兒說:「這樣也挽救不來了,我們拿哥哥去煮湯吧。」故事繼續發展,最後爸爸喝光了肉湯,傷心的妹妹將「湯渣」用絹布包好埋在杜松子樹下。
然後,鳥兒出來了!在杜松子樹緩緩搖動之間,一隻鳥兒從火焰與煙霧中飛了出來,用美妙的歌聲唱着:「媽媽殺了我,爸爸吃了我,妹妹瑪利亞撿起了我的骨頭,包在絹布放在杜松子樹下。」接着,鳥兒開始他的復仇之路。
《公義暗角》與〈杜松子樹〉,同為德語系的作品,相距二百多年,在天之靈,同樣化成在天之鳥,鳥的象徵固然沒有變,只可惜,人性的黑暗與仇恨也沒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