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生態毀滅遊\侘寂

時間:2018-05-01 03:15:52來源:大公網

  前陣子,烏溪沙石灘遭遇了一群「滅絕式」摸蜆的人,一口氣摸了十餘斤蜆和若干大海參,若這些海洋生物被他們全部帶走,不排除會引起生態破壞的蝴蝶效應。本以為那群人最終聽勸將蜆和海參放生是一個Happy Ending,加之有傳媒報道及網友「公審」,應該能對此類行為起到一定的阻嚇作用。可誰知道,上周末去西貢,遇見了更加惡劣的「生態毀滅遊」。

  從西貢碼頭搭船去到橋咀島時,正值午後退潮時期。海水退到連島沙洲的兩邊,沙洲石灘上滿是來來往往的遊人,有不少人正在忙碌着,掀起石塊,掘沙摸蜆。雖然沙灘上豎着一塊牌子寫明了「切勿生態挖掘」,但我想應該很少人會仔細閱讀告示牌並按規定行事。對於很多遊客來說,「其他人都在挖,我何樂而不為?」於是呼朋引伴,大挖特挖。

  除了沙裏的蜆,吸引遊客忙碌的還有石縫裏的小海蟹、小蝦米、寄居蟹、石螺、小魚。有一家大小圍住石灘中一灣淺淺的小水塘忙碌,在摸蜆的同時,抓螃蟹、捕蝦。一隻半個拳頭大小的海蟹從他們翻起的石頭中竄出逃命,卻還是躲不過這家人的「魔爪」。也許是擔心孫子們玩海蟹時會被夾到手指,一位銀髮的奶奶抓到這隻螃蟹後,心狠手辣地將蟹鉗掰斷。我和友人看得目瞪口呆,這位奶奶卻滿不在乎,轉頭又抓到了另一隻海蟹,地上又多了兩隻斷鉗。

  兩個小孩接過蟹,興高采烈地放進了手裏提着的袋子。定睛一看,袋子裏除了蟹,還有許多螺和貝殼。不遠處,他們的父母大聲地叫他們提着袋子過去,用來裝他們在淺灘上抓到的好幾條大海參。隨着他們的呼喊,摸海參的人越來越多,一個個塑膠袋,裝得越來越滿。

  眼見來西貢「尋寶」的人越來越多,不禁對這裏的生態產生擔憂。到海邊應該是生態遊,而不是生態毀滅遊。家長更應躬先表率,教育子女保護生態,而不是帶領子女破壞生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