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技股近期再度發力,皆因多家科技巨業季績亮麗,令市場暫時如釋重負,惟業績畢竟僅反映過去數月營運情況,隨着能源成本上漲、美匯轉強,加上中美貿易戰陰霾仍未消除,上季業績能力保不失的科企,本季及往後的情況便未許樂觀了。
美國科企陸續公布上季業績,截至周五,谷歌母企Alphabet、Twitter、英特爾、Facebook、亞馬遜、微軟和eBay均有理想表現。Facebook股價周四曾飆逾一成,亞馬遜曾升逾4%,英特爾股價亦曾升近4%。投資者暫鬆一口氣,彷彿把早前Facebook泄漏私隱、亞馬遜被特朗普「追殺」、Tesla電動車捲入致命交通意外等事件拋諸腦後。
事實上,科企業績始終是滯後的數據,市場應看重的是今個季度乃至全年的表現;從這方面觀察,美國科企本季業績未許樂觀,皆因美匯反彈,令科企出口盈利減少;另油價升至三年新高,令營運成本大漲,邊際利潤受壓;最重要的是,美國雖將派出財政部長姆努欽等官員到中國解決貿易糾紛,惟從官員出發前發表的言論,加上今次代表團以鷹派人士居多這兩點來看,可預見談判未必能輕易取得共識。另外,美國繼向中興開刀後,現在盛傳下一個將打擊規模更大的華為,令市場相信,美國可能繼續向中國施壓,中美的經濟和貿易糾紛將持續一段長時間。
面對中美關係日益緊張,依賴資訊科技投資的美國科企可能會減少投資活動和招聘人手,這將窒礙未來發展,其盈利表現可想而知。
谷歌和Twitter季績同樣理想,惟兩家公司的股份在發布業績後股價均落得下跌收場,皆因它們對今季或是今年的業績不敢寄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