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施德操的筆記《北窗炙輠錄》卷上載:
正夫對子韶說:昨天,強幼安來說話,引用非常豐富。我對他說:像這一句,是歐陽修講的,像這一句,是司馬光講的,像這一句,是蘇東坡講的,像這一句,是黃庭堅講的。那麼我問你,強幼安,你自己的話呢,在哪裏呢?
當面指出,夠不給面子的。
這種現象,放現在,有兩種看法。一種是,強,真有水平,隨口拈來,處處有經典,援引豐富,是個飽讀詩書的博學之人。另一種,就如正夫所批評的,都是別人的話,你自己的觀點呢?這確實是個問題。
強幼安這樣說,一定也有原因。官場上的人,大多亦步亦趨,不敢超越,謹小慎微,能用別人的話表達思想,就用別人的話,即便引用的話不合適,要追究,也情有可原。
那些官員所作的報告之類,有幾句是自己的呢?某領導,講話總是激情洋溢,一場兩小時的報告下來,引用一百多處,每個大點,大點中的每一個小點,都要引用名句,報告講完,他自己很滿足,聽眾們不知所雲。此所謂非典型性假大空。
剛剛看到一篇文章裏,將公文中的套話集中整理在一起,其中慣用的詞組是: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認清形勢,明確任務,加強領導,完善機制,交流經驗,研究問題,團結協作,密切配合,真抓實幹,開拓進取,突出重點,落實責任,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集中精力,聚精會神,一心一意,心無旁騖,兢兢業業,精益求精,一抓到底,愛崗敬業,求真務實,胸懷全局,拓寬視野。
常用的副詞有:加快,盡快,抓緊,盡早,整體,充分,繼續,深入,自覺,主動,自主,密切,大力,全力,盡力,務必,務求,有效。
說話如此,寫文章也如此,不展開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