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巴黎的學區房/小雪

時間:2018-04-28 03:15:44來源:大公網

  前幾天,幾位以前在劍橋一起讀研的老友們聊起他們小孩差不多到了上小學的年齡,都為小孩讀書的事情傷透了腦筋。他們有住在倫敦的,上海的,紐約的。我笑稱說我們班的「坐標」也算是把世界幾大城市都覆蓋了。

  提起這個話題的是住在上海的女生,着急起來說話快得跟機關槍一樣,她的女兒去報考了上海排名第一的私立學校,剛收到消息說沒考上。向來都是學霸加工作狂女強人的她完全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從一開始的埋怨她先生沒能動用社會關係找個名額到後悔自己沒花時間管小孩的學習,最後嘆氣說還是國外好,小孩壓力小也沒有學區房競爭。

  這時倫敦的女生說話了:「我女兒也沒考上倫敦最好的兩所私校,去了一所排名靠前的我已經很滿意了。倫敦公立學校的學區房之爭也很殘酷的,學校收生是從學校門口開始,往幾條路挨着門牌號一家家收適齡小孩,直到收到招滿名額。所以說除非緊挨着學校住,否則萬一遇到前面一條街家家都好幾個小孩上學的,就根本不知道輪不輪得上。」

  「我最近考察了幾個在紐約曼哈頓的私校,進不進得去先不說了,光是一年的學費和各種『貴族』課外活動就已經不是普通工薪階層能夠承受的。所以現在想的是爭取能把小孩送去那種政府考核進入的『尖子班』,大約是成績優異於99%的考生才能進入。我身邊的同事小孩才四歲就已經開始題海戰術了。」

  聽完來自上海倫敦紐約三大世界中心的「彙報」,從沒有認真考慮過小孩讀書問題的我彷彿心臟都漏跳了兩拍。回想起剛到巴黎,送女兒去幼稚園,無非就是準備好一系列的工作和居住材料,去市政廳報個名,然後就被通知去哪所學校。然後,就去了。

  當時我只是知道我們所在的拉丁區算是巴黎比較好的區,因為先生的工作在這個區域,所以哪怕房租貴一點也勉強找到合適的公寓住下來。後來才知道,拉丁區幾乎是巴黎房價最貴的三個區之一,不像其他房價高是因為地標性建築和高檔社區,這裏除了優質生活環境,更是因為學區。

  我們當時找出租房的時候,遇到一位房東是福建人,他在離先賢祠大約兩三百米的地方有一套一室一廳的小公寓。因為我覺得公寓的採光特別的不好,房子也比較老舊,我便婉拒了。走到街上的時候,房東嘆了口氣說:「就這樣的房子,要在國內送給我我都不要,我還花了差不多一萬歐一平米買下來,都是為了女兒以後讀這裏的亨利四世中學和路易大帝高中,這兩所學校相當於英國的伊頓公學和西敏公學,是法國最好的兩個中學。」

  「法國高中不也是要考的麼?」

  「他們也有小學部初中部,從自己體系讀上去,相對容易一些嘛。」

  房東擺擺手跟我們告別,背影消失在通往先賢祠的石頭路盡頭。那個背影,顯得異常的熟悉。

  無論在倫敦、紐約、上海,還是巴黎,這個背影都是每一位心繫子女的父母們,總是帶着傷感卻又無比偉大的縮影。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