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小提琴家宓多里聯同統營音樂節樂團在文化中心演出
四月十日晚上,由香港小交響樂團舉辦統營音樂節樂團亞洲巡演「最愛小提琴:伯恩斯坦小夜曲」音樂會,在文化中心音樂廳舉行。單憑肉眼所見,當晚音樂會上座率大概有七、八成。在星期二舉行音樂會而有這麼高的上座率,確實很不錯了,何況「統營」絕對不是號召力強的國際知名樂團。
宓多里應邀與「統營」合演
成立只有六年的「統營」,其實是由各地不同樂團裏的樂手因應每年的統營音樂節臨時組成,當中包括「小交」的樂手,例如團長格德霍特及第二小提琴首席李海南。據悉,今年的「統營」,先在韓國演出三天,然後來到香港,最後轉赴日本演出一場。一個既不是享譽國際又不是恆設的樂團,為什麼會有不少捧場客呢?原來這場音樂會有幾個大賣點。
首先,「統營」邀得小提琴家宓多里(前譯美島莉)來港聯同樂團表演。這位國際名家每隔三幾年就來港獻藝,而每次總有不少樂迷進場欣賞;今次當然不會例外。這亦是「統營」音樂會上座率不差的主因。
其次,有些樂迷估計是為欣賞指揮艾森巴赫而來。猶記得二○一五年十月下旬,艾森巴赫來港首次領導香港管弦樂團演奏德伏扎克《嘉年華序曲》、哥舒詠《F大調鋼琴協奏曲》及布拉姆斯《第一交響曲》,而他的指揮魅力,樂迷當然回味不已。今次他領導「統營」演奏,相信部分樂迷是為此而來。
第三,音樂會的選曲半冷半熱,也是吸引樂迷前來欣賞的原因。「統營」上半場選奏韓裔作曲家尹伊桑的《銅鈸》及伯恩斯坦的《小夜曲》,前者十分冷門,絕少見於常規音樂會,後者的公演機會亦較少,愛好欣賞冷門音樂的樂迷,應該覺得很吸引,而樂團下半場則選奏德伏扎克《第九交響曲》,絕對是熱門之最。如此冷熱參半的音樂會,吸引到某部分樂迷。最後,樂迷是否發覺,居港的韓僑,但凡在港遇上關乎本國文化藝術的活動,必定聯袂前去,以示支持。如此一來,韓僑是今次音樂會的另一保證,而這亦再次體現外國僑民在港參與文化交流活動的美意。
八方樂手匯聚交流
綜觀整場音樂會,由於「統營」只是一個臨時組成的樂團,團員來自四方八面,根本難以要求有上佳的水準。稱其不過不失,相信是個公允的評價。至於個別曲目的演奏,第一首樂曲即尹伊桑的《銅鈸》,樂團奏得不錯。不過,對於這首重點在於樂聲而不在於旋律的現代樂曲,有部分觀眾未必即時可以接受。
至於由宓多里以小提琴獨奏並由樂團協奏的伯恩斯坦《小夜曲》,獨奏者很能凸顯曲裏各段的不同情緒。伯恩斯坦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把他曾經讀過而很有感受的柏拉圖The Symposium (一般譯作《饗宴》)變成音樂。不過,必須明白,音樂並非述說故事或討論課題的有效媒體。何況伯恩斯坦無意把柏拉圖在《饗宴》記敘不同人對愛這個議題的看法,以音樂表達;他只不過是以音樂對應柏拉圖所記載的議論。換言之,《小夜曲》裏的五段樂曲,只是感覺的表達,而每段樂曲都有另一件樂器與主奏的小提琴呼應對照。宓多里能夠以小提琴的琴音順暢表達各段的不同情緒,足證功力不凡,而樂團在艾森巴赫領導下,亦伴得尚算不差。
到了下半場,艾森巴赫指揮樂團演奏德伏扎克《第九交響曲》時,並沒有視譜而指,所以連指揮用的譜架也早撤走了。可惜,綜觀全曲,樂團的表達能力不夠強大,銅管樂部甚至木管樂部時有不穩。雖說整首樂曲奏來沒什麼明顯差錯,但總覺平淡無彩。例如,第二樂章英國管的獨奏,似乎沒有把曲中的哀愁落寞吹出來,觀眾亦因此難以有所牽動。不過,一如上文所說,「統營」只是一個臨時組成的樂團,在演奏水平方面,不好苛求,須知今次演出,重點在於交流,讓四方八面的樂手匯聚一起,而「小交」在自辦音樂會之餘,嘗試籌辦外來樂團的演出,並由格德霍特和李海南分別擔任「統營」音樂會上半場的團長及第二小提琴首席。這種機會,也算難得。
利費茨奏俄國著名鋼協
「小交」在四月上旬送走了小提琴家宓多里,在月底則迎來年輕鋼琴家利費茨(Lifits)。這位在二○○九年贏得布頌尼國際大賽的鋼琴家,將會在「小交」新樂季的頭炮音樂會演奏浦羅哥菲夫《C大調第三鋼琴協奏曲》。
這首鋼協是作曲家五首同類作品之中寫作時間最長但也是最有名的一首。樂曲自一九一七年動筆,可是拖到一九二一年才完稿。遲遲未能完成,不是作曲家銳意千錘百煉,而是環境所礙。一九一七年歐戰正酣,未幾又遇上俄國大革命,浦羅哥菲夫逃離聖彼得堡,跑往美國,過他的新生活。可是為了生計,他忙於演出而無暇續作此曲。到了一九二一年才好不容易完成。該年十二月,《C大調》在芝加哥首演,由作曲家親自擔任獨奏。
《C大調》含俄風與愁緒
《C大調》有三個樂章,演奏時間接近三十分鐘。樂曲雖然沒有像他的《第一交響曲》那麼故意保留着古典風格,但全曲仍然散發着一些古典色彩。另一方面,樂曲裏的俄國風韻,幾乎處處可聞,宛似作曲家在表達思鄉愁緒。
技巧上,《C大調》不算難彈,但要恰如其分地表達曲裏的俄國韻味和愁緒,就很考功夫了。盼望這位德籍鋼琴家可以為樂迷送上難忘的演繹。
編者按:香港小交響樂團新樂季「浦羅哥菲夫第三鋼琴協奏曲」音樂會定於四月二十八日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舉行。
香港小交響樂團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