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記者 李耀華
美國十年期債息在近日持續高企於3厘的警戒線以上,原因是投資者對美債的興趣大減,不願趁低吸納,以至債價不斷下跌,債息不斷上升。何故投資者對美債的興趣大跌?這與市場對聯儲局未來將持續加息有關,而聯儲局何以持續加息?這又與能源成本不斷上升,引發美國通脹預期大增有關。
對於美國一般家庭來說,能源開支佔去了整體家庭開支逾五分一,因為幾乎每個美國家庭均以私家車代步,天氣寒冷時又得依靠暖氣來取暖,而且美國目前的發電主要也是依賴能源,例如石油、煤等;同時,能源副產品亦遍及美國人的家中。所以當油價攀升增加能源開支成本,美國家庭所面對的物價壓力亦跟隨向上。
在各種能源中,對美國家庭開支影響最大的非石油莫屬。按過往油價的水平來看,每當油價升至接近每桶80美元,美國通脹壓力便會大增,例如在2010年9月,布蘭特期油突破80美元後,消費物價指數(CPI)便開始大幅攀升,直至2011年4月,當油價收市時升至每桶126美元後,同期的消費物價指數升幅亦曾高企於3.2%。其後隨着油價持續滑落,美國消費物價才得以逐漸降低。
通脹加劇 儲局六月加息有理據
由此可見,消費物價與油價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按年計算,美國消費物價指數在三月份錄得2.4%的升幅,本已超越了聯儲局所定下的2%通脹目標,然而,三月份布蘭特期油仍平均處於每桶66美元,同期的通脹數據並未有反映最新油價急升的情況。油價在近期曾升至逾75美元的三年新高,若反映在四月份的消費物價當中,CPI指數的升幅便將會更高,為聯儲局在六月份進一步加息找到更有力的支持。
據報美國總統特朗普將會在下月退出與伊朗簽定的核協議,令伊朗將再次面對石油禁運的威脅,或令中東地區石油供應大減。屆時油價相信極有可能升至每桶100美元,屆時美國通脹率將會再次升破3%的水平,聯儲局加息的步伐亦可能要加快。面對這種威脅,債券投資者又豈敢入市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