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盟友在上周五空襲敘利亞後,華爾街大行相信,隨着敘利亞內戰所牽涉到的國家愈來愈多,伊朗亦將因而在稍後受到西方國家的制裁,令其供應的石油大減,進而刺激油價再次急升,而且今次更會開展另一次油價狂升的時期。這種推斷不無道理,惟石油市場已今非昔比,隨着美國頁岩油產量大幅提升後,市場對於石油供應短缺的憂慮早已大減,因為任何失去的供應,均可由頁岩油填補,油價相信亦不會因為供應問題而狂升。
年初有研究指出,由於頁岩油開採技術的成功,美國有望在今年內取代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產國。根據最新公布的統計顯示,美國石油生產繼續全速前進,從開採批文、鑽油機運作數目、未完成的油井等情況,便可佐證。美國今年每天平均生產量將可達1070萬桶,明年更可能增加至1140萬桶,超越了沙特和俄羅斯。
實際上,目前美國油管道的輸送量已加大、海港石油設施的規模亦加大、能處理石油出口的能力亦加強。牛津能源研究所的研究顯示,若全面運作理想,美國每天可以處理320萬桶石油的運輸,而若生產設施不敷使用,亦可以處理達250萬桶石油。目前要面對的是,美國石油生產量不斷增加,出口設施需要不斷加強才可配合需求。
根據研究顯示,美國的頁岩油在未來數年將仍然不斷增加產量,最早要至2020年產量才達至飽和。這意味着,在這段期間,任何因為地緣政治因素而導致的石油供應短缺,均可透過美國頁岩油增產來補充。
事實上,美國開採原油的鑽油機數目在近年不斷增加,截至四月十三日的一周內,已總共有1008台鑽油機在運作中,比起去年同期大增了161台,究其原因,油價升至70美元令採油投資回報變得較為吸引,使加入採油者人數不斷增加。
可想而知,若油價在未來數月進一步升至80美元一桶,鑽油機開動數目亦將更多,惟供應愈多,價格升勢便愈受限制,油價難再因此而被炒上天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