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喬治康多的「惡趣味」\李夢

時間:2018-04-05 03:15:35來源:大公網

  圖:康多的作品時常將人物的面部做出漫畫式的處理\作者供圖

  美國當代著名藝術家喬治康多(George Condo)的作品,正在香港海事博物館展出。上月中,香港蘇富比也舉辦了一場畢加索與喬治康多的聯展,取名「兩大奇才的相遇」。康多畫作首次在香港展覽,讓許多不太了解他的亞洲觀眾發覺,原來這位從一九八○年代活躍至今的當代藝術家,為肖像畫創作帶來了迥異於前的新面貌,與畢加索的所作所為何其相似。

  康多出生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二十多歲的時候第一次去紐約,認識了塗鴉奇才巴斯奎特,新朋友極力建議他來到紐約發展。像那個時候許多嚮往新鮮自由的美國小鎮青年一樣,康多在一九七○年代搬去紐約東村(East Village),遇見當時風頭正盛的安迪華荷與街頭藝術家哈林,並成為華荷工作室的一位員工。

  或許因為在安迪沃荷工作室的那些年,康多必須日復一日地輔助這位普普藝術先鋒創作那些價值連城的、以城中名人為主角的絲網版畫作品,這位年輕藝術家對於人像創作的興趣漸漸多了起來。如今我們翻檢康多畫作的時候,幾乎見不到描摹風景的作品,幾乎全都是肖像,正常的,或不正常的。

  在那些「正常的」作品中,比如一九九五年的《綠色背景前的綠衣女子》以及二○○三年的《聖女貞德》中,我們能見到惠斯勒式的平靜與莫迪利安尼式的憂鬱。作品呈現的大多是半身像,女子望向畫框外的某個角落,拒絕與觀者有任何的目光交流,兀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而他的那些「不正常的」,或者說看上去古怪甚至癲狂的作品中,扭曲的人臉與誇張的造型總會讓我們想到畢加索和他開創的「立體主義」風格。

  康多毫不諱言自己的作品中時常能見到畢加索的影子,甚至將那些主角奇形怪狀的肖像作品統稱為「心理立體主義」(Psychological Cubism),顧名思義,就是將個體複雜的心理景狀與情緒外化,呈現以扭曲的面孔及躁動的環境。如果說畢加索在「立體主義」語境中試圖挑戰的,是傳統繪畫對於透視法以及三維立體構圖的推崇,那麼康多的所謂「心理立體主義」則在構圖上借鑒了立體主義,而在情緒的表達上,從表現主義那裏尋得借鑒與參照。

  乍看康多的肖像畫作,觀者或許會被嚇到。那是怎樣的一張張臉孔啊?要麼青面獠牙像一隻怪獸,要麼兩腮鼓脹、眼神驚奇,活像一隻從漫畫裏跑出來的兔八哥。說起來,康多這樣的「惡趣味」,應與他出生的年代有關。一九六○年代的美國,正是電視業蓬勃發展的時候。流行文化符號(麥當勞、可口可樂以及電視動畫片等)以無孔不入的方式介入彼處人們的生活,小時候的康多,應在他位於新罕布什爾州家中的電視機前,親見過不少由「虛構」與「奇幻」等諸多元素糅合在一起而形成的視覺景觀。

  這一童年經歷對他之後的創作產生了極大影響:他曾在二○○五年的一幅作品中,將兔公仔(Bunny)女郎與DC漫畫的經典角色蝙蝠俠放置於同一畫框中,兩人儼然好拍檔一般地肩並肩;韓國影星權志龍以近一百萬美元高價買下的《Big John》作品中,那位名叫約翰的男人身上穿的是一九五○至一九七○年代廣為荷里活明星熱愛的條紋衫。

  以上種種,不難看出康多的創作深受時興的流行文化影響,或者說,他試圖借助這些充滿諷刺與誇張意味的畫作,淡化所謂嚴肅文化與流行文化的邊界。《華盛頓郵報》藝評人曾毫不客氣地說:「康多的作品遠沒有他自己想像得那樣複雜。」的確,康多並不希求自己的創作有多深沉或是耐人尋味,他只是提筆作畫,畫之前甚至不會設想太多,也不打草稿,只是任由畫中的線條或是色彩將他的思考與情緒引入一重氛圍中。與那些將自身過往經驗與藝術創作刻意剝離開來的創作人不同,康多選擇浸身在自己的經歷中,從已知或現有的生活中尋找素材。這是他「不複雜」的緣由,也是他通俗的、「惡趣味」的起點。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