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成本增 出口減 美豬肉業勢盈轉虧

時間:2018-04-04 03:15:51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李耀華報道:在中美貿易衝突升級前,美國豬肉行業今年的盈利亦只是溫和增長而已,惟當中國宣布向美國入口豬肉加徵25%關稅以回應美國的關稅措施,令美國豬肉業經營成本上升,出口量亦可能減少,最後可能甚至錄得虧損。

  豬肉生產成本增加有多個因素,惟罪魁禍首則是飼料價格急升。自今年初以來,玉米期貨至今每蒲式耳已上漲27美仙,大豆價格每噸亦漲55美元,故餵飼每隻重量達100磅豬的成本攀升近3美元,其中1.2美元是來自玉米價格,1.75美元是來自大豆價格。

  其他令豬肉生產成本提高的因素還包括能源價格,美國能源情報署估計,今年柴油價格將會上升9%,零售汽油價格亦上升7%。此外,美國勞工市場緊張亦令工資成本上漲3%,美國聯儲局加息更令借貸成本增加。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表示,去年農場營運借貸利率平均為4.9厘,若今年加息100點子,至5.9厘,借貸成本將增加兩成。另外,美國總統特朗普向入口鋼鐵和鋁材加徵關稅,令金屬價格攀升,用作建造豬肉生產設備的成本同樣面對價格上升的壓力。

  中國自給自足 影響有限

  中國自四月二日起對進口自美國的豬肉加徵25%的關稅,主要原因是中國觀察到美國去年出口至中國的豬肉總值達11億美元,這個巨大金額所衍生的稅項,足以令美國感受到中國「還擊」的威力。再者,中國近年一直增加本國豬肉生產量,希望藉此減低對美國豬肉的依賴;中國去年生產的豬肉便佔了整體的九成七,僅1%的豬肉是購自美國,這個比例可由歐洲和加拿大等地的豬肉所取代,故美國即使不再向中國輸出豬肉,對中國的影響將十分有限。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