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朱芳毅展當代陶藝

時間:2018-04-02 03:15:21來源:大公網

  圖:朱芳毅及其作品《讀圖——貳零壹捌之壹》,二○一八

  【大公報訊】記者王豐鈴報道:資訊爆炸,「讀圖」時代到來,人們對圖像解讀是否帶有本能性?台灣當代陶藝家朱芳毅首次在港舉辦的個展「非物之物」,即以物件、符號記憶和物件主體辨證擬仿,解讀圖像閱讀的本質。

  何為「非物之物」?朱芳毅解釋,「非物」即並不是探討真實的物件,朱芳毅將圖像轉換成立體物件,把原有的實體拆解成符號,再轉化成新的物件,「我希望探討在真實物件以外,人們能看到什麼。」

  這一主題源於藝術家對人類認知的思考,他認為,人對圖像、文字擁有閱讀能力,但理解認知已落入自私化,常根據自身經驗及生活經歷做出聯想。因而他試圖通過作品延展人們在現成物之外的想像空間。

  是次個展囊括藝術家三個創作階段的作品,均由平面開始,分別探討圖像記憶,閱讀圖像,以及身體閱讀。近期作品《讀圖——貳零壹捌之壹》、《閱讀圖像之叄》,《閱讀自然》等以自然環境的物件形體為基本元素,透過簡化刪去或重複堆疊讓其原來的外形,塑造類似卻無法辨識的形象。朱芳毅說:「重組完成的一個個物件,去掉人的智性、意識形態、拋開時空限制,已經不再是任何現存的物品可以對應。這是一種反向回歸至觀者的自省閱讀,讓人可以意識到沉溺在身體深處的閱讀本能。」

  陶瓷是一種特別的材質,一方面可作為容器追求極致工藝,一方面又可作為現代藝術創作的媒材。對朱芳毅而言,使用陶瓷物料二十五年,現代藝術的表達更為重要,是次展出的所有作品均以陶瓷為媒介,保留泥土的特有龜裂感,「陶瓷從工藝和器皿中跳脫出來,變成單純藝術,你必須要去除既有的人和土的關係,迴避陶瓷的功能性,降低材料感。」朱芳毅說。

  「非物之物」由即日起至四月六日,於香港巨年藝廊舉辦。詳情見:http://arts-news.net/node/24128。

  圖:大公報記者王豐鈴攝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