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治療「面癱」針灸效果佳  

時間:2018-03-26 03:15:28來源:大公網

  圖:註冊中醫鄭智仁指導致面癱的疾病多達數十種

  大公報記者 陳惠芳

  最近有一位從事媒體的女士突然「面癱」,她更自拍短片放上網,朋友看到她容顏大變。朋友們認為這與她又煙又酒、失眠依賴安眠藥的生活習慣有關。

  卓健中醫師鄭智仁表示,「面癱」一般指「周圍性面神經麻痹」,亦有因中樞神經系統的問題所致的「中樞神經性面癱」。面神經分布在額、眼瞼、嘴、舌等肌肉,受損後會影響顏面動作、咀嚼運動、言語、味覺等功能。中醫有時會稱為「口眼喎斜」。

  「從現代醫學角度而言,能夠導致面癱的疾病多達數十種,如中風、聽覺神經線腫瘤、中耳炎、腮腺腫瘤。但從中醫角度,面癱是由於正氣不足,絡脈空虛,外來病邪乘虛而入,導致經氣阻滯,肌肉失於濡養所致。」

  對於該女士個案,鄭醫師指這與個人不良生活習慣確有很大關係。

  「不良的生活習慣加上壓力及睡眠不足,會損傷人體之正氣,降低對抗外來病邪的能力,病邪乘虛而入就容易致病。針灸是其中一種治療方法,能加強局部氣血循環,疏散風邪,活血通絡,推動經氣運行。」

  至於面癱和中風,兩者是否有所不同?

  鄭醫師解釋,「周圍性面神經麻痹」最常見是由於患了貝爾氏麻痹症(Bell's Palsy)所致,一般認為是由於身體受過濾性病毒感染(如感冒),或抵抗力減弱而造成病毒入侵,造成顏面神經發炎及水腫,導致神經癱瘓及受損。要分辨中風和貝爾氏麻痹症,要觀察患者是否只影響半邊面,患者會出現整個半邊面部肌肉感覺無力、眼睛無法完全地閉合。中風則是因腦部血管病變,繼而影響中樞神經,受影響的一般是下半邊面部及半邊的身體,如歪斜嘴角但眼部仍可合上。由於很多人難以辨別兩者的面癱徵狀,所以病發須立刻找醫生檢查,對症下藥。

  治療方案方面,鄭醫師提出分為急性期和恢復期進行治療。

  他說:「急性期:每周三至七次的針灸治療及服用中藥,患側面部用濕熱毛巾外敷,每天三至四次,每次十五至二十分鐘。對鏡按摩癱瘓的面肌,每日三至四次,每次三至十分鐘。恢復期(兩周以後):每周二至三次的針灸治療及服用中藥,並以多加休息、注重面部保暖、外出戴口罩、睡眠勿靠近窗邊。」

  鄭醫師續指,貝爾氏面癱的發病率大概十萬個人之中有二十至二十五個個案,發病率不算高。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