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故君」也不是一開始就這麼世故的。
「待人接物老練圓滑,不得罪人。」這是「世故」在字典裏的意思。生活中,說一個人世故,往往因為這個人為人處世八面玲瓏,懂得討好,不容易得罪別人。在被用這個詞形容之前,「世故君」聽到的最多的詞,是「老好人」、「成熟老練」、「心思細膩」。
要是換了別人,被用「世故」形容,恐怕並不會覺得有多開心。但是「世故君」不一樣。比起之前的那些形容詞,他更喜歡這兩個字。我是無法體會「世故君」的心情的,但「世故君」樂在其中。每天總是掛着角度統一的微笑面對所有人,待人接物有着極刻意的分寸感。和他只打三分照面的人,對於他的客氣很是受用。畢竟很多你沒想到的事情,他比你先想到,而且處處一副為你着想的樣子。
對於別人拜託的事,若是對自己有利的,「世故君」從不推諉,接下來並且做得有聲有色,讓人止不住地稱讚;若是對自己無利的,「世故君」會用讓人無法拒絕的方式拒絕對方,而且說得句句在理,挑不出半分瑕疵。因此,面面俱到的「世故君」總是給別人留下極好的印象。這是「世故君」安身立命的本錢。周旋在所有人中間,把愛撒向人間,爭取眾生平等,誰也不得罪。
我想「世故君」在成為「世故君」之前,應該是有很多故事的。畢竟人初初總是有棱有角,在經歷各種人情冷暖之後,嘗盡辛酸,頭撞南牆,恐怕棱角才逐漸被磨平,變得圓滑世故。每次看到遊走在人群中的「世故君」,我既好奇他們過去究竟經歷過什麼,又佩服他們的不知疲倦。畢竟要考慮周圍所有人的感受,然後平衡所有人的需求,需要很多的心力和腦力,稍不留神,便會落得個吃力不討好的下場。而「世故君」是真的樂在其中。
想起《牡丹亭外》的一句歌詞,「寫歌的人假正經,聽歌的人最無情。」享受着「世故君」帶來的人情的人,算不算是另一位「世故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