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梁家輝(右)與主持人幽默互動
由中央電視台綜藝頻道製作,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第一季上月圓滿收官,定於今年尾開播的第二季正緊張籌備中。《國家寶藏》製片人、總導演于蕾昨日在該節目的香港推介會後,首次向大公報記者透露今日會與香港歷史博物館及香港藝術館的館長見面,初步了解這兩間博物館的館藏,並表示:「第二季或第三季肯定會有香港的(博物館)參加的。」/大公報記者 黃 璇、謝敏嫻
《國家寶藏》香港推介會昨日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活動開始前半小時,現場座無虛席、媒體記者人頭攢動。節目製片人、總導演于蕾,「國寶守護人」、港星梁家輝,全國政協常務委員、世茂集團董事局主席許榮茂,以及香港藝術館總館長譚美兒等嘉賓先後登台分享對文物推廣及保育的心得。分享過程中,嘉賓與觀眾互動熱烈,現場掌聲歡笑聲不斷。
梁家輝與故宮有緣
《國家寶藏》是梁家輝的綜藝首秀,擔任節目第一期的「石鼓」守護人。他笑稱,再聽到自己在節目中的一口「港普」,不禁起了雞皮疙瘩。問及為何加入該節目,梁家輝幽默答道,他早已調查到這是一個深受年輕人歡迎的高收視節目,自己從影三十多年亦未曾獲到八億觀眾的收看,逾十七億條評論。「實際上,我與故宮博物院結緣於一九八二年。當年因拍攝電影《垂簾聽政》,我在故宮待過一年多,其間有機會近距離看到過許多國家文物,這讓我增強了對國家的認識和光榮感。」他續說,拍攝《國家寶藏》的最大得着和啟發是加深自己對中國歷史、文化和祖先的認識,石鼓上刻着中國最原始的文字讓他深感語言的力量,能消除溝通的誤會。
在梁家輝心中,該節目通過輕鬆的綜藝手法,打破文博常予人的沉悶印象,深入淺出解剖文物的歷史和故事,不少觀眾觀看節目後到不同博物館親睹文物,早已超越綜藝節目的娛樂性。于蕾大讚梁家輝敬業,以拍電影的態度拍攝綜藝節目,一拿到節目台本就閉門熟背台詞,力求完美。
譚美兒成節目忠粉
譚美兒坦言自己是該節目的忠實粉絲,看後大受感動。她認為,《國家寶藏》結合綜藝、紀錄片和舞台劇的表演,明星擔任介紹文物的中介人,手法獨特,設置巧妙,將「高冷」的文博題目演繹得通俗易懂,亦不乏專家的學術角度,達到全面立體,這是中外首創的。譚美兒最為欣賞的是文物背後「人的故事」,她認為,博物館管理者不僅是一個keeper(保管員),更重要的是做一個story teller(講故事的人),舉辦展覽的目的更重要是向公眾「講故事」,期待香港的博物館有機會參與《國家寶藏》。對此,于蕾透露今日將與香港藝術館及香港歷史博物館的館長見面,了解館藏和洽談,相信香港的博物館肯定會在該節目的第二或第三季中亮相。
在提問環節,不少觀眾踴躍分享節目的觀後感,還有觀眾表示樂意為節目組與本地收藏家牽線搭橋,介紹曾流落海外多年、最後在香港落地的重要文物。對於該節目如何突破語言向海外推廣,于蕾說,《國家寶藏》當初邀請了英國專家協助籌劃,已具國際性,她認為每一個博物館都有自己有趣的故事,「博物館」是不同民族、國家文化的共同載體,故此不存在壁壘。
出席昨日活動的主禮嘉賓還包括: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姜在忠,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副局長陳積志,中聯辦宣文部副部長朱挺,香港孔教學院院長湯恩佳,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林廣兆,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榮利集團(國際)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盧文端,中銀國際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李彤,全國政協委員、美亞娛樂資訊集團創辦人兼主席李國興,全國政協委員、民建聯副主席彭長緯,央視紀錄國際傳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津林,中國廣播電視節目交易中心副總經理張琳,影視演員、「國寶守護人」王嘉等。
圖片:大公報記者林良堅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