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從霍金離世,聊幾句天才之殤/王 加

時間:2018-03-20 03:15:52來源:大公網

  圖:斯蒂芬.霍金離世成為近期的熱門話題之一

  斯蒂芬.霍金,這位二十一世紀最偉大的英國物理學家,在偉大的愛因斯坦一百三十九歲冥壽之日,並與之同齡的七十六歲告別了這個世界。

  身為讀書時的物理學渣,我對霍金先生帶給這個世界的巨大影響及偉大成就毫無資格評價,霍金這個名字在我的腦海中等同於遙不可及。然而,看到他「英國皇家藝術學會會員」的身份,讓我不由得聯想到了那些與他同樣偉大,曾改變世界的藝術天才們。

  在「天才」這個頭銜被媒體幾乎用濫了的今天,此二字究竟意味着什麼?

  霍金誕生的一九四二年一月八日,恰好是伽利略逝世三百周年的忌辰。巧合也好注定也罷,他的命運冥冥之中便和物理和宇宙綁定在了一起。無獨有偶,最早對「天才」一詞加以具體論述並納入哲學體系中的大咖也和天文有關──身為德國哲學家、天文學家和星雲說創立者之一的伊曼紐爾.康德在他的《判斷力批判》中詳盡闡述了天才的諸多特徵。他認為天才是一種天賦的才能,是與生俱來而不是後天學習或模仿所得。獨創性是天才的第一特質,但不包括那些毫無意義或價值的獨創。天才的獨創必須是能夠作為外人眼中的典範或準則而存在的,且天才僅限於藝術領域,不賦予科學。十九世紀上半葉風靡歐洲的浪漫主義思潮受橫跨十八至十九世紀的康德哲學思想影響極大,表現在藝術領域中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敬畏天才;強調靈感、直覺、想像力和原創精神。浪漫主義時期的藝術家們大都歌頌天才,這其中最具代表性也最被推崇的便是西方古典音樂的「天才代言人」沃爾夫岡.阿瑪德烏斯.莫扎特。一七九一年,年僅三十五歲的莫扎特英年早逝,而和前者同處一個時代的康德恰好於一七九○年出版了他的哲學名著《判斷力批判》。儘管二人生前從未有過交集,先天身體不佳的康德也鮮有離開家鄉德國柯尼斯堡的經歷,但鑒於莫扎特童年時的歐洲巡演和其生前巨大的知名度,康德對天才特徵的定義,好似為莫扎特量身定製一般精準無誤。毫不誇張地說,莫扎特是康德「天才論」的最佳模板。受康德在《判斷力批判》中所提出的上述哲學思想體系的影響下,莫扎特和他未完成的《安魂曲》在浪漫主義時期被符號化成為了天才的象徵。而這部莫扎特的遺作正是霍金最愛的曲子。

  一九九二年聖誕節英國時間中午十一點,BBC4電視台的「荒島唱片」節目曾做過一期霍金的專題節目,主題便是要求受訪者「選出自己最鍾意的八張唱片,一本書和一件奢侈品獨自前往荒島」。在訪談中,「惜字如金」的霍金在聊起音樂鮮有地打開了話匣子。他羅列出的八張唱片包括莫扎特、貝多芬、普契尼等古典大師的經典,也有披頭士樂隊的名作。而當主持人提出若他僅能選擇一張唱片時,霍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莫扎特的《安魂曲》,「十五歲生日的時候,我得到一套莫扎特的CD,整整有二百小時,現在我還經常聽。莫扎特臨終前寫的《安魂曲》是我的摯愛,如果我只能帶一張唱片去荒島,我會帶上它,一直聽到隨身聽的電量耗盡為止。」有着超凡大腦的霍金,一定從莫扎特彌留之際所寫下的旋律中找尋到了他靈魂的歸屬。他在二十一歲時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盧伽雷氏症),全身癱瘓,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醫生斷言他僅有二至三年壽命,用他自己的話說:「在我二十一歲時,我的期望值變成了零。自那以後,一切都變成了額外津貼。」或許,沒有人能像霍金那樣更能感同身受地體會對莫扎特臨終前的無能為力;但比起英年早逝的音樂神童,霍金還是比莫扎特幸運的,因為堅強樂觀的他戰勝了自己的命運。

  也許在康德「天才僅限於藝術領域並不賦予科學」的理論中,身為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的霍金並不算天才。他不相信上帝,曾留下「我們每個人都有信仰自由的權利,上帝是不存在的,沒有人是創世主,也沒有人能掌控我們的命運。並不存在天堂或者來世,我們只有此生,來欣賞宇宙之美。正因如此,我非常感恩」的名言。然而,他和藝術史中那些絕無僅有的天才們卻有着如出一轍的命途多舛的人生。「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這句名言似乎為那些在生前飽受身心折磨的不世出的藝術天才們做出了絕佳的註解。當我們列數那些中外藝術天才們的人生軌跡,他們大都被兩個揮之不去的「魔咒」所禁錮着:在留下那些人類藝術瑰寶的同時,或英年早逝;或飽受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折磨。

  年僅二十七歲便暴斃的馬薩喬在佛羅倫斯卡爾米內教堂中的布蘭卡奇小禮拜堂所留下的壁畫不僅為所有十五世紀文藝復興巨匠開啟了藝術之門,第一個將透視法運用到繪畫中的他更是憑藉名作《聖三位一體》影響了整個西方繪畫史;在西方音樂和美術界中,有兩位極特殊的天才:活了三十五歲的莫扎特和三十八歲的卡拉瓦喬,二人的特殊性便在於創作時沒有草稿。對於那些高呼「孩子們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人們來說,他們肯定不承認天才的存在,但莫扎特和卡拉瓦喬的存在則是對這句謊言最無情的耳光。彷彿是帶着旋律出生一般,四歲彈琴五歲能作曲的莫扎特所留下的樂譜手稿上竟然毫無塗改;同樣的,因誤殺而開啟逃亡生涯的卡拉瓦喬在其高產且短暫的藝術生涯中也沒有一張草稿存世。絕對的「落筆既成品」,跟他們比起跑線豈不是自取其辱?「藝術歌曲之王」舒伯特用三十一歲的人生創作了六百多部歌曲,可他生前因作品很難出版窮困到和兄長輪換穿一條褲子最終潦倒而逝;三十七歲的梵高生前景遇像極了舒伯特,經濟的壓力和藝術不被人認可的痛苦成為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與梵高在同齡的年紀撒手人寰的還有拉斐爾,相貌英俊才華橫溢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他也沒能躲過宿命對天才的安排。比上述流星般轉瞬即逝,帶着使命來造福人類的「天之驕子」們更為殘酷的,是經歷心有餘而力不足的肉體摧殘。「樂聖」貝多芬那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交響樂巔峰之作《第九交響曲》乃是在他失聰後譜寫完成的;和他命運相似的捷克作曲家斯梅塔納也是在雙耳無法聆聽之後完成了他享譽世界的《我的祖國》交響詩;雷諾阿和周思聰所患相同的類風濕關節炎導致手無法握住畫筆、莫奈的眼疾令他不能準確地分辨色彩,但病痛卻絲毫未能影響他們創造出傳世的藝術。偉大的藝術創造需要天才,康德的論點是正確的,但在上述艱難條件下還能為世界做出貢獻或改變世界的,亦應歸入天才之列,因為他們憑藉強大的精神力量早已超越了生理極限,進而在他們各自的領域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和深遠的影響。從這個角度來說,霍金先生無愧於天才之名。

  「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權利/能力越強大,責任便越大),這是二○○二年第一版《蜘蛛俠》影片中主人公彼得.帕克的叔叔在臨終前送給他的遺言。有得必有失,從大自然的食物鏈到天才之殤,世間的一切其實都是平衡的。當一個人在呱呱墜地便被賦予超凡的才華時,就注定了他的人生將與眾不同。霍金先生偉大的傳奇人生再一次印證了天才的必經之路,也教會我們在自身無能為力之時,如何還能堅強樂觀地超越自己並最大限度地造福人類。或許,每位天才都有他的「阿喀琉斯之踵」,但他們也肩負着各自尊屬的使命和責任。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