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粉絲的狂歡與偶像的養成

時間:2018-03-19 03:15:51來源:大公網

  圖:100位練習生同台表演節目主題曲《Ei Ei》

  「練習生,就是在殘酷的世界裏做一個很可愛的夢。」這句話來自最近火熱的內地網絡綜藝《偶像練習生》,這個夢不僅屬於練習生,也屬於那些把他們推上偶像寶座的粉絲們。在這場盛大而魔幻的真人版養成遊戲中,偶像和粉絲扮演着各自的角色,在狂歡中合力做夢。/大公報記者 張濬東

  應援文化催生產業

  在養成系偶像的背後是日漸普及的應援文化。這個源於日本的詞原意是指粉絲為台上偶像加油的互動方式。但這個詞的含義慢慢延伸開來,現在一切支持、聲援偶像的行為,都可以稱之為應援。

  應援文化的擴散使粉絲追星的方式與過去截然不同,單純購買演出門票和周邊產品只是最基礎的規定動作,很多粉絲對愛豆(idol,偶像)的關愛是全方面無微不至的,應援物從日常吃穿、電子用品到大牌奢侈品,應有盡有,每年更會提前數月就開始為愛豆操辦慶生活動。內地組合TFBoys的粉絲就曾為偶像舉辦過多個聲勢浩大的生日活動,程度之誇張一度給路人(普通觀眾)留下「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印象。但在這瘋狂的表面下,粉絲並非都是路人所認為的「腦殘粉」。事實上,這些數以百萬計的粉絲借助社交網絡集結成一個又一個團體,這些團體又進一步聚合,構成了一個體系龐大、分工明確、行動力超強的粉絲帝國,稱為「飯圈」。在飯圈多年的經營和規範化管理之後,應援已經形成了一個完備的制度和完整的產業鏈,粉絲們所有的線上線下應援行為,幾乎都有成熟的流程和體系。

  粉絲親手養成偶像

  與一般的選秀節目不同,《偶像練習生》與國內外31家經紀公司合作挑選了共100名練習生,由張藝興、李榮浩、王嘉爾、歐陽靖等明星擔任導師,從音樂、舞蹈、才藝、形體等多方面對練習生進行考核,通過4個月的嚴格訓練和層層競演,最終由全民投票選出9位組成男團出道。

  有網友發現《偶像練習生》的節目形式大多借鑒了韓國Mnet選秀節目《Produce 101》,這也讓節目自開播以來就不斷被控「抄襲」、「侵權」等,但仍舊不影響瘋狂的粉絲在網絡上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熱點話題。其實,練習生的概念最初就是來自日韓娛樂圈,曾經風靡亞洲的Super Junior、EXO等偶像團體,都是通過這一培養機制出道的。《偶像練習生》則讓「練習生」這個原本還有些陌生的群體,更加具像化地走進中國觀眾視野。

  《偶像練習生》的觀眾不僅是粉絲,他們同時還被賦予了「全民製作人」的身份。「全民製作人」pick(選擇)自己喜歡的練習生,看他在選拔中一步步成長,為他投票打call,幫助他出道。在這過程中,由粉絲養成的偶像便誕生了。

  關係共生不容背叛

  粉絲的瘋狂行為往往令路人瞠目結舌,偶像也有許多令路人難以理解的職業道德。日本大型女子偶像團體AKB48成員須藤凜凜花曾因自曝婚訊,在飯圈引起軒然大波,讓粉絲感到「被背叛」,甚至有人在twitter上揚言要自殺。這也讓人想起去年鹿晗在微博上承認戀情後粉絲崩潰的情景。

  在日本,這些深受百萬粉絲寵愛的偶像是獨立於演員、歌手的另一種職業,維基百科對此的定義是,那些在大眾面前以自身魅力為賣點的年輕藝人。也就是說,偶像不見得有多麼過人的演技和唱功,僅僅依靠人物設定就可以坐擁百萬粉絲,他們的出現就意味着流量與收視保證。在日本文化中,偶像就是販賣夢想和人設的職業。

  粉絲在參與偶像養成的過程中,會將自己的夢想代入到偶像身上,甚或將偶像當成自己的戀愛對象。而偶像則有義務滿足粉絲的幻想,其中就包括禁止戀愛,甚至不能出現緋聞,否則就是對粉絲的背叛。於偶像來說,這似乎已成一種默認的職業道德,也是偶像與粉絲之間的契約。在這種羈絆下,偶像與粉絲之間形成了一種緊密的共生關係。然而,這樣的機制和文化落地中國後,能造出多少真正的全民偶像團體,仍須拭目以待。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