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到倫敦喝下午茶/白頭翁

時間:2018-03-17 03:15:45來源:大公網

  圖:英式下午茶氛圍和茶具講究   資料圖片

  中國人喝茶講究喝早茶,所謂上午皮包水,下午水包皮。睜眼先喝三杯茶,清茶入腹,五臟六腑順暢,沖滌一夜的滯氣。中國人講究飲茶,飲茗茶、飲功夫茶、飲時節茶。從唐朝已開始,入宋則巔峰,明清已然「爐火純青」,唐陸羽所著《茶經》三卷,至今仍為茶道聖經。英國人講究喝茶在中國人面前確有班門弄斧之嫌,但英國人喝茶獨闢蹊徑,喝下午茶,下午茶亦有學問。當中國的上午茶喝得有些像三月的桃花,漸衰漸敗時,英國的下午茶正飲得風生水起,如火如荼。

  我以前只知道英國人喝茶講究,貴族紳士的派頭,茶場、茶道、茶具都追求英國王室的傳統,十分講究喝茶的氛圍、氣場、環境、對象,一舉一動、一水一茶都透出英國紳士傳統的貴族味。我去喝他們的下午茶就是想體驗體驗這股茶裏茶外的味道。我不知道飲茶在英國尤其在倫敦還那麼普遍。幾乎家家飲,甚至幾乎人人飲。下午茶是倫敦主婦們在家待客顯擺茶道手藝的亮相平台。喝下午茶簡直就是人們相交相近的最佳紐帶,最佳社交場合,甚至一日可以無餐,不可一日無茶。

  據統計,英國人每十人就有八人喝茶,這和整個歐洲都不一樣,朋友嬉笑,從飲茶之道上看,英國人退出歐盟必然也,不是一個口味,非一種愛好,吃喝不到一個鍋裏。英國人每天喝一點六五億杯茶,相當於中國城市成年人每人每天要喝一杯茶。每年要喝掉二十萬噸茶葉,英國人喝茶厲害。

  數典不能忘祖,英國人喝茶是從中國學的,喝的也是中國茶,傳入英國的首先是中國紅茶,英國以飲中國紅茶為上。一六五○年是荷蘭商船第一次把中國紅茶引進歐洲,荷蘭商人有眼光,把生意做到五百年以後。中國紅茶很快引進英倫三島,喝中國紅茶漸成風氣,漸成時尚。英國商道豈容寂寞,立即由英國東印度公司直接從中國福建進口茶葉,一時中國紅茶暢銷英國,英國運茶船隊是最賺錢的船隊,因此裝備也是最先進的。那時候中國紅茶是英國上流社會的專屬享受,直到十八世紀中葉,中國紅茶才走進尋常百姓家。喝茶,喝中國紅茶是件時髦高雅的享受,逐漸形成茶進酒退,茶成為英國人飲品中的魁首。

  又一百多年過去了,泰晤士河水都由清變濁了,倫敦都有霧都之名了,英國的下午茶才姍姍來遲。我沒想到,英國下午茶還真有引進產權,應歸英國女公爵安娜瑪麗,是她在一八四○年引進到英國的,這位女公爵的魅力不小,可謂一呼百應引領潮流。英國下午茶就是下午時分開茶道,講究茶、道、皿、場四佳方可。

  茶,英國下午茶多喝紅茶,愛喝中國的「武夷茶、大紅袍」、「正山小種」、「祁門紅」、「王子香」,似乎以一六五○年就傳入英國的「正山小種」紅茶為尊,我初看英國紅茶時嚇一跳,因為上面的英文我認識,Black Tea,明明是黑茶,以為是中國五大茶之一黑茶,後來方知是紅茶,英國人不講Red Tea,指黑為紅,就是紅與黑。英國茶中最有名的伯爵茶、大吉嶺茶、阿薩姆茶等等,三泡以後味之醇香飄然出,真正品茶還是中國紅茶,「正山小種」地道醇厚甜香,王室下午茶都是放兩種茶,中國茶和英國茶相映成輝。四百多年的中國茶撫育了一代又一代英國王室、貴族、紳士,倫敦下午茶喝不喝中國紅茶是身份、地位、修養甚至格調的表現。因此,我先向英國朋友聲明,我專門來品英國茶。

  茶道依我看不如日本茶道花俏,也不如中國茶道莊嚴。在中國喝茶似乎品味越高越嚴肅,越正景,搞得彷彿有事關人類生死存亡的大事要商議似的,正襟危坐,端杯小心翼翼,喝茶如履薄冰,莊重得像加官進爵。英國人直白簡單,端上茶來時,繁縟的沖、洗、泡似乎全部進行完了,直接端杯暢飲。下午茶對糕點的要求較高,中國人喝茶就說喝茶不講究吃,唯恐沖淡口中的茶香。英國人的下午茶起源於發明人安娜瑪麗女公爵感到餓了,要加餐;煩了、膩了、要悠閒才想起下午茶,茶桌上一般要上幾樣甜點,幾樣小吃,幾樣乾果,幾樣時鮮。吃不吃擺上,再不吃撤下,但派、譜不能省。

  最講究的是茶具。據說英王室、貴族的下午茶尤為重要,要準備一上午。茶具中燒水的是金壺,每隻重約五百五十克。為什麼用金壺煮水?一為快,傳熱好;二為金壺壺嘴不滴噠水;其三是金壺煮水可以使壺中水的稀有礦物質轉化。王室要奢侈,自然有「歪理」,但英國朋友反問我:你們中國為什麼要金盆洗手?金盞飲酒?要喝金箔酒?茶杯一律用銀光閃閃的銀杯,我以為是為防毒,因為在中國皇帝用膳之前由太監用銀箸銀匙先試,銀不變色方可餐。英國人微笑着像聽故事,似乎英國沒有那麼濃厚的敵情觀念,他們追求的是下午茶文化,銀器看上去銀光燦燦,漂亮,高雅,高尚。

  倫敦下午茶最講究的是氛圍,不能太正規,不能太隆重,更不能太古板,太官方。追求的是貴族的雅興,紳士的品位,上流社會的慵懶,人性的自然放鬆。我在倫敦喝下午茶,看當地人一般是二人對飲,也有「三足鼎立」的,但絕不像歐洲人喝咖啡、喝葡萄酒,說得聊得笑得如六月伏天河邊柳樹上的群蟬。而是有一句無一句的,甚至只看風景不吟詩,甚至從頭泡茶喝起喝到末泡茶起座相見無言唯有一笑而別。我看英國紳士喝下午茶,講究三種境界,心平如水,眼空如雲,第三種境界最重要,用中國佛家之偈言: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三毛曾經說阿拉伯人飲茶必經三道,三種境界:第一種是苦若生命;二是甜似愛情;三是淡如微風。三毛把阿拉伯茶喝出滋味來了。中國有那麼多文人,那麼多自喻品茶大家的,未見有三毛這麼精闢總結的。王國維先生曾講作學問的三種境界:「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募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難道不是在說喝茶?不是在說喝下午茶?

  倫敦的雨讓人難以接受,多而亂,時雨時晴,晴亦陰,晴亦雨,尤其在下午,讓人感到有些陰鬱。這可能也和下午茶的興盛有關。

  英國人喝下午茶十分講究功夫,喝得極悠閒,喝得極滋潤,喝得極紳士,也喝得極自由。有些像法國人喝葡萄酒,像德人喝啤酒,像意大利人喝咖啡,像俄羅斯人喝伏特加,不急不躁,不緊不慢,縱有塌天事,豈與我有關?它塌它的,我當我的神仙。終於喝到倫敦日落,落霞把泰晤士河染成一片胭脂紅,染成一片桃花,染成一片七彩河。看着一臉歡暢舒順的倫敦喝茶人踱出茶室,我懷疑倫敦人的晚餐還能吃得下嗎?我看是安排好了,晚餐繼續還是喝茶。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