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天台學校育英才/過來人

時間:2018-03-14 03:16:01來源:大公網

  圖:香港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天台學校成為人才誕生地 /作者供圖

  根據特區政府教育局的統計數字,全港現時有五百多所小學、五百多所中學,但今天我們見到的學校設計,與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學校有着顯著的分別。究竟學校的設計是怎樣演變?這就得從二戰後的五十年代說起。

  五十年代,由於嬰兒潮和大量內地人湧入,人口急速增長,而連帶合資格入學的兒童也隨之而激增至十多萬人,港英政府在一九五一年,建議於每區設立一間L形的官立小學,地下有籃球場和禮堂,還有二十四個標準課室,另設家政室、木工室、音樂室、醫療室等。

  一九五三年底,石硤尾木屋區發生大火,近六萬人無家可歸,政府其後清理木屋區和興建公共房屋,有宗教人士建議政府在這些七層H形徙置大廈的天台闢設學校,由宗教和慈善團體管理,清一色提供小學課程。基於設計時並沒有設置校舍的考慮,因此這些學校的課室都很細,老師和學生須與下層的住客共用洗手間,衛生情況較差。

  筆者在小學階段,也是在這種天台學校度過,還記得當年的學校名稱很長,叫「新界教師訓練班同學會學校」,校址設於在六十年代剛開發的葵涌新區(現時的葵涌邨)第四十和四十一座天台,這些徙置大廈都沒有電梯,因此每日最少要上落八層樓各一次,對小伙子來說並不算得上一件苦事,相反可以增加運動量,對增強體質大有裨益。由於學校本身並沒有運動場地,所以上體育堂時,都要集體到樓下的公眾球場進行,遇上有居民正在使用的話,教師就要與居民爭用場地,令體育活動課程大打折扣。

  當時的小學都是半日制,但由於家長大多要為口奔馳,所以學生放學後都是自行返家,鮮有家長接送,幸好天台學校的學生絕大多數都是同一徙置區的居民,學校與家庭的距離都不會很遠,加上當年道路上車輛稀少,無形中保障了學生上下課的安全。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