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太陽神,不少人都會想起阿波羅(Apollo)。阿波羅是宙斯與黑暗女神勒托的兒子,左手拿着象徵太陽的金球,右手提着七弦琴,既是大樂師,也是百發百中的銀弓主人,更是最早教人類醫術的神祇,多才多藝,不說謊言,光明磊落,又稱「真理之神」。哲人尼采便曾借其名,在着作《悲劇的誕生》之中,提出著名的「酒神與日神」藝術論。然而,如此美善且廣為傳頌的阿波羅,真的是太陽神嗎?
在古希臘神話中,真正的太陽神應該是赫利奧斯(Helios),衪是提坦巨人許珀里翁與忒亞所生的兒子,也是黎明女神與月亮女神的弟弟。赫利奧斯的故事,沒有阿波羅的豐富,只知道衪曾經是阿波羅的車手,負責架駛日車,晨出晚沒,後來慢慢被人與阿波羅混為一談,而阿波羅的正名,其實是「光明之神」。
光明之神與太陽之神,聽起來分別不大(所以後人才混淆了),但只要細心想想,就會明白這兩者之分別,正反映了神話奧妙的洞見。在此,要談瑞士心理學家榮格的一段往事。
話說有一次,榮格到了東非埃爾貢山的原住民部落考察,觀察到原住民崇拜朝陽的現象,於是榮格就問他們:「太陽是你們的神嗎?」原住民否定了榮格的提問,榮格只好再三追問,直至酋長澄清了誤會:「高掛天頂的太陽的確不是神。但是,太陽在東升之際,那就是神。」
為此,榮格的傳記中,有此一記:「我認為人類的靈魂在初始之時就存有對光的憧憬,具有想脫離原始黑暗的難耐衝動……曙光乍現的瞬間就是神。這個瞬間帶來了救贖和解放。這是瞬間的原始經驗,若將太陽視為神,就會失去並遺忘這個原始經驗。」
因此,我們更明白光明之神阿波羅,比太陽神更加可貴,阿波羅的小名佛布斯,就是「光亮」和「閃亮」之意。當人在黑暗之中,期待的不是那高掛天頂的太陽,而是那照出方向與出口的剎那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