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數碼敦煌——天上人間的故事」展覽以多媒體形式呈現原大敦煌石窟/康文署供圖
【大公報訊】記者謝敏嫻報道:康文署轄下的博物館二○一七年總參觀人次達六百九十萬,香港科學館「永生傳說——透視古埃及文明」展覽獲得總參觀人次最多(85.4萬)及單日參觀人次最多(6月11日,13223人);香港歷史博物館「綿亙萬里——世界遺產絲綢之路」展覽的合作文博單位最多(36個)及展出一級文物數量最多(97套)。李美嫦表示,政府免費開放多個常設展覽,博物館的參觀人數和觀眾滿意度都頗高,這令他們鼓舞,新年度將陸續開展更多利民活動。
康文署今年有多個重點展覽項目,五至九月歷史博物館將舉行「奢華世代:從亞述到亞歷山大」展覽,展出大英博物館借出的二百一十件(套)藏品,包括公元前九百年亞述、巴比倫及波斯帝國的奢侈品和戰利品,以及平民以陶瓷「高仿」奢侈品製作的玻璃、金屬器皿。
今年十二月至明年四月在科學館舉行「鐘表珍寶展(暫名)」,由北京故宮博物院借出一百二十件(套)鐘表珍藏,主要來自明末至清初由英、法、瑞士送給中國的禮物,以及當時廣州所製西洋鐘表,還有剛完成修復、首度借出展覽的英國「鄉村景色水法鐘」,亦有模仿外國鐘表的乾隆御製中國特色鐘表,倫敦科學博物館亦借出製作鐘表儀器,解構背後科學原理,屆時故宮博物院專家將來港現場示範鐘表修復。
文化博物館在六至九月、七至十月分別舉辦「李永銓——玩.物.作」設計展及「數碼敦煌——天上人間的故事」展覽,後者將以多媒體形式呈現敦煌石窟,其中至少三個石窟會以原大投影,包括敦煌第285號窟、第45號窟以及第61號窟《五台山圖》。
為推動全民閱讀,中央圖書館正籌備於四月二十二日舉辦同樂日,在館內外設樂隊現場表演、攤位遊戲,增設3D立體畫供市民拍照等。此外,今年第三季度以港島、九龍及新界選取三間圖書館作試點,延長星期日及公眾假期的服務時間至晚上八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