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電影《水形物語》(港譯:忘形水)成本屆奧斯卡獎大贏家 資料圖片
今年的奧斯卡獎終於塵埃落定,《水形物語》(Shape of Water,港譯:忘形水)勇奪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音樂與最佳美術設計四個獎項,成為了最終的大贏家。或許有不少觀眾對這個結果有所質疑,但我卻認為,實至名歸。
記得半年前,我剛看到劇照和預告片的時候,影片的色調跟感覺都預示着這將是一部文藝長片,海報裏的漁人也看起來讓人覺得有些恐懼不安,可以說我是帶着不高的期待值和較強的好奇心走進影院的。然而,結果是令人欣喜的,甚至可以說,這部電影的各個角度都超出了我的意料。電影本身情節緊湊有序,邏輯合理,人物的性格和行為幾乎完美地貼合了這個故事和故事所處的時代。這種邏輯和故事上的自圓其說,讓人輕易就沉浸其中。電影結束在一片掌聲裏,我不記得觀影時長有多久,只是覺得時間稍縱即逝,觀眾在視覺效果跟故事內容雙重方面都得到了滿足。
如今提筆來寫,也依舊覺得影片精妙無比。墨西哥導演吉爾莫.德爾.托羅(Guillermo Del Toro,港譯:吉拿域.戴拖路)執導的電影延續了他一貫的影像風格:怪形當道、情感探尋,詭異浪漫、反黑童話,以及恰到好處的驚悚與恐怖。但與以往不同的是,逃離出磅礴的大型臆想迷宮,這位鬼才導演這次只講了一個簡單又俗套的人獸戀故事─至少乍眼一看是這樣的。
孤獨的、常被欺凌的啞女,在工作的過程中遇到了被捕獲、受到暴力折磨的漁人,二者一見鍾情後決定長相廝守。啞女與同自己一樣不被善待的黑人好友、到處碰壁的同性戀鄰居、擁有間諜身份的科學家聯手,救出漁人,並在與惡勢力的戰鬥中獲得了永久的結合。乍聽之下,這個故事似乎再羅曼蒂克也不免有些老套。但當你真正走進電影院時,你才會發現,這是一部成人童話,它將本來爛俗的劇情通過細膩的鏡頭映射在了冷戰灰暗的幕布上。帶着美好幻想,帶着不恭的童心,用愛與善的水流漸漸浸入觀眾的心,充盈你的眼,浸沒你的心,最後,這一股股的水波折射出愛的紋路,使觀影的每一位,都為這天方夜譚所沉醉。
《水形物語》將時間設定在上世紀美蘇爭霸的嚴峻氣氛下,通過秘密試驗基地的舞台,用陰冷色調講述了一件充滿溫度的怪談。啞女、漁人、基佬、間諜,這些隱匿在黑暗的角色充當這部戲的主角,在這篇直抵原型的童話中,不加任何修飾的表達着情欲與對愛的祈求。而陰冷的時代背景,使這一切又變得不可思議、充滿奇幻,啞女用一枚雞蛋接近了漁人的心,又同時用在寂寞空虛中醞釀已久的愛擊潰了那個時代。當啞女堵上門縫,擰開龍頭,緊緊擁抱漁人時,從兩腿間的情欲滿溢至心中的愛漸漸順着水流將他們二者環繞,彼此的愛,不用華麗的語言,不用昂貴的禮物,只依借深情相擁,便可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影片是美的,也是細緻的,卻又一點不會讓人覺得發膩,片中的情感夾雜着時代的陰翳與人格的畸零,使純稚的愛棲身在水波中,隨着一席席湧來的愛潮,將啞女和漁人包圍,也將觀眾包圍,將觀者的思維引入深海,再投入那清澈卻又深不見底的愛中。
好的電影就是這樣,即便是庸俗的情景,也能在細節的烘托之下,高超手法的引導之下,散發出經典的味道與美麗。不是說《水形物語》成為奧斯卡贏家就一定是完美的,而是一部用心製作的電影就值得我真誠地讚一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