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自閉症孩子整蛋糕創新天/大公報記者 陳惠芳

時間:2018-03-05 03:15:29來源:大公網

  圖:暉暉希望成為蛋糕師傅

  家中如有一個自閉症孩子,父母該如何面對?曾看過一篇文章,講述一個自閉症孩子父親的心路歷程,他表示自太太離世後人生跌至谷底,最後他決定接受和面對,並希望兒子他日能自立、自理地生活下去。

  自閉症孩子如何自立、自理?二○○二年成立的「努力試課程訓練中心」(簡稱努力試中心),是港府認可的非牟利慈善團體,他們掌握訓練竅門,度身訂造合適的家居訓練計劃,教導這些孩子學會一門手藝,貢獻社會。

  其中一位媽媽Grace的兒子暉暉今年十四歲,那天見面,她送來母子合作炮製的花藝果凍蛋糕,外形精緻如藝術品,難以相信是出自自閉症孩童的手。Grace聞言滿面笑容,說:「暉暉兩歲左右在大口環兒童醫院接受評估,被醫生診斷為中度至嚴重自閉徵狀。這是最典型的自閉症徵狀,患者語言發展遲緩,由語言到眼神都不能和人溝通,以及有異常偏執行為。我立刻向人查問,又看了很多書,參加了很多講座、課程。直到暉暉三歲八個月,我找到該中心,並參加『努力試』課程創辦人Yolanda的『遙距跟進』。」

  Grace指,有關課程給她的感覺如「搭通天地線,上天落地」,但知易行難,「因材施教,度身訂造」的第一個對象,其實就是媽媽自己。她說:「『上天』是接通天父,令我有心力、氣力和動力幫助孩子;『落地』是『覆蓋夠全面,技巧夠容易』。『努力試』課程教家長全面照顧孩子每一方面的需要,技巧易學易做,還會分輕重緩急,優先次序。」她上最後一課時,決定成為「努力試家庭」,每天和暉暉做家居訓練,每天寫一頁訓練報告。

  她表示:「當時兒子除了那三個典型自閉症徵狀外,還有感覺統合(簡稱感統)、低肌張、大小肌弱等問題。家中設置了各種訓練大肌以及感統的器材,幫他做密集式訓練,兒子也常去公園做運動,又會行山。另外,桌面課程訓練專注、小肌以及認知,是一切學習的基礎,非常重要。」

  Grace說暉暉在語言方面遇到的困難很大,孩子到兩歲八個月大,突然開口說話了,說的是「2、5、a、e、i、o、u」,未能達到人際溝通的目的。到了三歲八個月大,暉暉只能夠講簡單的「食」、「唔食」,並會說很多英文單字,但音調古怪生硬,不會唱歌,說話像機械人背書似的,又經常如鸚鵡學舌。

  在「遙距跟進」中,Yolanda教Grace做故事書,目的是加強暉暉的語言表達能力,改變他的偏執行為。結果,Grace第一年內做了三十多本,至今已做了超過一百本書,算得上是「多產作家」。她說:「我覺得故事書對暉暉的幫助很大,舉例他四歲時,坐巴士要坐上層最後排,曾經因坐不到而發脾氣,即時『瀨尿』。當時我抱着兒子說:『暉暉不乖,不可以搭巴士。』下車後我在路邊安撫他,然後坐計程車回家。三天內,我寫了《搭巴士》的處境故事,對兒子講了一段時間這個故事後,他可以跟着我坐在巴士上任何一個座位。」

  經過數年的努力,Grace覺得暉暉在各方面均有進步,但老師仍然表示他不足以入到主流學校。她決定安排兒子重讀高班後,他的進步才較明顯。Grace吐一口氣,說:「二○○八年九月,暉暉終於入讀主流小學一年班。今天,他仍有嚴重的語言障礙,心智成熟程度遠低於同齡孩子,但他很喜歡返學,有一班很愛護他的同學。小一時我幫他做了一本冊子《我是好學生》,結果小五時,他在『好學生獎勵計劃』中取得五百二十個印仔,是全班最多的,拿到『好學生優良獎狀』。現在他已升讀中四。這數年,我學到很重要的是『優先次序』。」

  Grace所說的「優先次序」是,她要無條件接納兒子所有,不抱怨,也不要失去盼望。

  她說:「二○一七年初,我陪兒子學習整蛋糕,上完一堂便回家練習,不斷做蛋糕,送給朋友吃。初時,孩子需要大量指導、提示及鼓勵,我就發揮媽媽努力試的精神。」「因材施教,度身訂造」,Grace努力把工序及技巧仔細教導孩子,並說:「我們做過百多個蛋糕後,工多藝熟,孩子便在網上接訂單,賺外快了。他非常享受做蛋糕的過程,更立定志向:『我的志願是做蛋糕師傅!』」

  不少家長憂慮自閉症孩子將來的前途,努力試中心於去年進行先導計劃,讓五名青少年學習花藝果凍蛋糕,更已經成功銷售。

  見到暉暉的作品,記者深信只要家長陪伴自閉症孩子努力試,孩子的志願也有成功的可能。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