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憶饒公/楊 健

時間:2018-03-03 03:19:47來源:大公網

  圖:饒公風範當為後世之楷模 資料圖片

  三

  此後,我又多次探望饒公或出席與他相關的重要活動。

  2014年11月2日,中山大學在香港大學舉辦嘉譽禮,將該校設立的「陳寅恪獎」頒贈予饒宗頤,這是饒公繼榮獲國家文化部「中華藝文終身成就獎」、國家文物局「敦煌文物保護、研究特別貢獻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大紫荊勳章後獲得的又一崇高榮譽。我應邀出席了儀式,並問候饒公。

  2015年2月10日,我陪時任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張曉明赴香港大學看望饒公,向他致以新春問候,並贈送由深圳大學美術系主任劉聲宇創作的饒宗頤肖像油畫。饒公很喜歡這幅油畫,連說:「畫得好、畫得好!」

  2016年12月3日,全球22個從事饒學研究的機構在香港成立「饒學聯匯」,饒公出席了成立儀式。我在成立儀式的致辭中說,饒公博古通今、通文達藝、學貫中西、腹載五車,被譽為「一代通儒」、「國學大師」,可謂實至名歸。

  去年春節前,我去饒公家探望,向他問候新年。在座的李焯芬教授告知,饒公將於6月親赴巴黎出席「蓮蓮吉慶—饒宗頤教授荷花書畫展」。以百歲高齡萬里迢迢赴法國?我憂心饒公身體能否承受路途顛簸。李教授說,饒公身體沒有問題。他又解釋道,饒公與法國很有淵源,從1958年開始就被法國國家科學中心、法國高等研究院等學術機構邀請到巴黎參與研究和講學,並曾出任法國高等研究院宗教學部客座教授,許多法國乃至歐洲著名的漢學家都是饒公的學生。饒公還先後獲得法國法蘭西學院國際漢學界最高榮譽「漢學儒林特賞」、巴黎索邦高等研究院建院125年來第一個人文科學榮譽博士學銜、法國文化部文化藝術軍官勳章等榮譽。這次法國多家機構力邀他前往展示其藝術成果,是中法文化交流的一件盛事。饒公女兒饒清芬補充說,父親對這次文化交流活動很重視,很想去故地走走,並看看自己的法國學生們。為了確保路途順利,有關機構特意包了一架中型飛機,將4個頭等艙座位都安排給饒公使用,其中兩個拆了改裝成床,另外兩個改成寬敞的座位供他坐着休息。後來我得到消息,饒公飛行途中一路興奮,不時用手指輕擊桌面作彈琴狀,口中念念有詞。他的法國之行非常成功。

  8月初,我再赴饒公家看望,賀他百歲華誕。

  饒公家住跑馬地,透過客廳陽台門,跑馬場一覽無遺。客廳正面牆上掛着饒公手書「如蓮華在水」的一塊橫匾,這是饒公最喜愛的一句話。饒公一生甘於寂寞、遠離浮華,心無旁騖、物我兩忘,心境平和、心靈祥和,把全部身心放在了做學問上;他對國家和民族懷有深厚情感,堅決擁護「一國兩制」,積極推動文化交流,熱心捐助災區重建,無私捐獻精品力作。他的高潔品格正如蓮華在水,不染淤泥。

  饒公坐在沙發上,着一件灰色外套,銀白頭髮梳理得一絲不苟,明澈的眼睛透過金邊眼鏡專注地看着我說話。他的聽力已明顯衰退,表達也有些含糊不清,但他的思維依舊清晰依然敏銳。當我與他交談時,其女饒清芬不停地用潮州話在他耳邊大聲翻譯。他顯然聽清了我的問候,我祝他鶴壽綿長、壽比南山,他連連說:「老的不像話了」;我讚他博學廣識、人格高潔,他不斷搖頭:「不敢當,不敢當!」我向饒清芬詢問饒公身體近況,她說饒公口味好,睡眠好。我稱讚她夫婦對饒公的悉心照顧,並說,饒公在學問的厚度和深度上創造了奇跡,我們由衷祝願他在生命的長度上同樣創造奇跡。

  此時,饒公靜靜地望着前方,像一個靦腆乖巧的孩子。他沒有再說話,但我相信,他的思維一刻也沒有停止,或許他在想他那些沒有完成的研究,或許他在琢磨某個未曾定證的懸疑,或許他在牽掛一個新的考古發現,或許他在構思一幅新的畫作。可以肯定,只要生命不息,饒公的研究和創作就一刻也不會停止。

  我想起了季羨林先生生前發自肺腑的一句話:「近年來,國內出現各式各樣的大師,而我季羨林心目中的大師就是饒宗頤。」

  巨星隕落,九州同悲。今年2月6日上午和2月8日晚,我先後兩次陪同王志民主任趕赴饒公家中弔唁及轉達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對饒公逝世的哀悼和對家屬的慰問。還是那個客廳,還是那張沙發,還是那塊橫匾,但斯人已去,音容永訣。王志民主任與饒公交往多年,他動情地對饒公家屬說,饒公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者,「一帶一路」文化傳播的踐行者,是中華文化自信的表率;他的學術造詣、藝術成就和國家情懷受到廣泛稱讚。他是香港的驕傲,也是國家的驕傲。

  大師西去,風範長存。

  饒公,一路走好!

(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