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新「北回歸線」/蓬 山

時間:2018-03-01 03:16:14來源:大公網

  北回歸線是一條東西方向的緯線,在緯度上離香港很近。如今,又有了一條由南向北的「北回歸線」,更與香港有關。

  逢年過節,「港漂」都會北上返鄉。然而今年有點不同,在北京的一次聚會上,好幾位「港漂」已轉換角色,成為「京漂」。有人戲稱:「我們走的是一條『北回歸線』。」這個新穎的詞真是很恰切,幾位都是從內地赴港讀書並留港工作的,如今選擇北上回到內地發展。究其原因,大家的共同感覺是,在北京工作機會更多,更有活力。在香港,感覺自己是一顆螺絲釘,鑲嵌在重複運轉的機械過程中;而在北京,整個團隊就像一個芯片組,每天不停地在設計着各種豐富多彩的可能性。

  這背後當然有一定的客觀因素。香港是一個發達城市,很多產業抵達天花板,騰挪空間有限。而內地城市相對落後,有些行業甚至可說是從地板起步,迴旋餘地大。但這種話只可以視作別人對香港說的客氣話,港人萬萬不可以有此種自滿心態。觸抵天花板,才更要尋求突破,才能更上層樓。況且內地在很多領域開拓新路,海闊天空,已超越香港,「新四大發明」就是例子。

  某些港人對於內地的先進之處,總以吹毛求疵的心態去指摘挑刺,貶得一錢不值。說穿了,這是在為自己的懶惰懈怠、不思進取找藉口。譬如,有人總喜歡拿八達通說事,來論證香港並不需要移動支付。然而內地的微信、支付寶又豈止是一個簡單的支付工具?它們不僅打通了銀行間的壁壘,而且集成了購物、外賣、叫車、繳費等幾乎所有日常生活需求,還可以便捷地掌上理財。內地這幾年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年輕人充滿想像力和創造力,移動支付的支撐作用功不可沒。

  不客氣地說,再過十年,八達通可能仍是八達通,但移動支付的前景卻實在無可限量。見微知著,港人必須猛醒起來。否則,「北回歸線」會更多。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