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韋爾德以滑冰為主題的油畫作品 作者供圖
冬奧會的花樣滑冰是我的必看項目,不單因為運動員常常能夠輕鬆自如地在冰面上做出四周加三周連跳這樣的超高難度動作,也因為花滑賽場上,不論短節目還是自由滑,選手總要在音樂配合下表演,而出色的滑冰選手,比如俄羅斯人普魯申科以及今年奪得男單項目冠軍的日本人羽生結弦,每每能將音樂中細膩或奔放的情緒藉由跳躍和旋轉呈現出來,舞與樂相映成趣,引人稱奇。
其實,人類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就已發明出滑冰這一項目,不過,為滑冰人的鞋上安裝冰刀,則是十三世紀荷蘭人的創舉了。雖說現在荷蘭選手在冬奧會花樣滑冰賽場上表現平平,可是將時間倒退數百年,在荷蘭境內城市或鄉村冬天冰封的湖面或河面上,成群的男女或滑冰,或推冰車、打冰球,嬉戲歡笑,好不熱鬧。荷蘭黃金時代諸多畫家的作品中,不乏以滑冰為題材的風俗作品,韋爾德(Esaias van de Velde,一五八七至一六三○)創作於一六一五年的油畫作品便是一例。
像十七世紀許多荷蘭畫家一樣,韋爾德的畫作總是以日常生活為主題。那時候的畫家不再僅僅面對上帝祈禱、為耶穌禮讚,而是將目光轉入俗世生活場景中,比如布呂蓋爾父子畫中農民婚慶、聚會或行市集的場景,又如斯特恩鍾意的小酒館題材畫作。韋爾德也創作了不少鄉間生活圖景,比如人們在雪後鄉間小路上行走的背影,或是在冰封的湖面或河面嬉戲運動的情形。
這幅冰上運動圖景,採用交叉十字構圖,嚴格遵照透視法,雲彩、天空和樹木等意象依照寫實風格描畫,一絲不苟。作品分作前、中、後三處場景,排布得體,詳略得當,並未像有些滑冰主題畫作那樣為凸顯生動熱鬧而將滑冰人擁塞在小小一塊冰面上,因而畫面看上去相當開闊。畫中人三兩成群,彼此間的肢體語言相互呼應,愈發顯得畫面和諧且完整。
畫中顏色清減,以褐及淺藍為主,不事聲張,隱約透出溫煦的意味,令人想起冬日午後陽光下的愜意。這一派恬淡安寧模樣,與當時荷蘭民眾生活優渥的社會背景亦格外契合。而所謂荷蘭美術黃金年代,其中「黃金」二字,或也能從這恬淡優渥的生活中找見一二。
活躍在十八、十九世紀交界處的英國畫家雷伯恩(Henry Raeburn,一七五六至一八二三)也曾創作出一幅至今仍為人頻頻談論的滑冰主題畫作。與韋爾德的群像不同,雷伯恩這幅名為《滑冰的牧師》的作品中,只有一位身穿黑衣的牧師。
這幅出現在一七九○年代的人物畫作,直到一百多年之後的一九五○年代,才忽然有了名氣,甚至成為蘇格蘭藝術的代表作品。畫中人名為沃克,是蘇格蘭長老會的一位牧師,而這位牧師在本職工作外,還開拓了一項副業──滑冰。他曾經是蘇格蘭滑冰俱樂部的成員,而這個俱樂部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花樣滑冰俱樂部。說起來,要是沒有這位沃克和他的同樣鍾愛滑冰的友人,如今我們將無緣在冰面上見到普魯申科漂亮清爽的四周跳呢。
雷伯恩畫中的牧師,並未在冰面上做出怎樣複雜的動作。他只是在蘇格蘭滑冰俱樂部成員常常聚會的達丁斯頓湖(Duddingston Loch)上,單腿站立滑動,雙臂環在胸前,神情嚴肅且專注。這樣的溜冰姿態,與他的身份倒是十分相合,畢竟,我們無法期待一位牧師一旦走上冰場,便像換了個人似的,做出些誇張滑稽的動作來。
畫家將人物放在畫幅前景處,而且故意將冰面和遠處的山處理得簡略甚至有些潦草,如此,畫中牧師便像浮雕一般突出在畫面上,格外醒目,連他的冰刀鞋在冰面上劃出的紋路都清晰可辨。誰能想到,平日在講壇上不苟言笑的牧師,竟也有這樣活潑愜意的嗜好呢。人物的性情,也藉由這不尋常的舉動,愈發顯得豐滿起來。
同樣是以滑冰為主題的作品,韋爾德意在描摹一重溫煦生動的氣氛,而雷伯恩意在寫人。不論寫人還是寫景,兩位畫家都將滑冰這件事當成尋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來寫,沒有什麼雄壯或是高尚作襯。可見花樣滑冰雖說如今離普通人的生活愈來愈遠,成為觀賞性比賽的重要項目,但是說回到數百年甚至一千年前,那時候普通人家的冰上男女或許做不出阿克塞爾跳,但魅力應不輸給當今的奧運選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