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文化區各項工程的興建正進行得如火如荼,當中的戲曲中心將於今年內落成;興建中的東九文化中心預計2020年底落成。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在2018/19年度《財政預算案》中提出,將預留200億元改善和增建文化設施,包括未來十年興建新界東文化中心及文物修復資源中心,擴建香港科學館、香港歷史博物館和香港大會堂,以及翻新香港文化中心。由此可見特區政府極重視文化硬件的建設,讓各區市民大眾都有接觸文化藝術的好去處,對推廣文化藝術有所裨益。/大公報記者黃 璇 謝進亨
新年度財政預算案除了提升文化硬件的200億元預留款項,文化藝術方面的重點還有撥款5億元予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以添置博物館館藏及舉辦展覽。新年度政府對文化的撥款總額逾53.9億元,較上年度增加逾5.8億元。
增撥款支援各藝團
特區政府自2015年推出「藝術發展配對資助試驗計劃」,為不同規模和發展程度的藝團和藝術機構籌得的捐款提供配對資助,以擴闊其財政來源和鼓勵社會支持文化藝術的發展。政府將在新財政年度裏向該計劃增撥5億元,同時研究放寬計劃的配對條件,鼓勵商界和私人捐款支持藝團發展。
預算案建議,由18/19年度起,每年增撥5500萬元支援藝團和藝術工作者,支援九個主要演藝團體,以及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的中小型藝團,並增加康文署場地夥伴計劃下中小藝團的資源。
未來五年,政府還會向香港藝術節協會增撥4000萬元,以支持藝術節委約本地藝團和藝術家創作和演出,以2000萬元擴展社區文化大使計劃,以及撥出1.4億元支援本地藝團和藝術家在大灣區作文化交流。
新年度文化藝術預算開支,將主要分配給民政事務局、康文署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使用。政府去年公布了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代表作名錄,因此18/19年度民政局負責的文化項目預計獲撥3.5億元,較上一財政年度的修訂預算(下同)增近七成,用以加強保護、推廣和傳承非遺。
政府由2009年起先後向創意智優計劃撥款合共10億元。政府打算在新的財政年度再向計劃注資10億元,加強支援業界發展,特別是在培訓青年人和扶助初創企業方面,也讓香港設計中心推行多項措施,令社會各界更認識創意及設計思維的價值。
興建文物修復中心
政府消息人士稱,本港博物館現收藏有約200萬件文物展品,但存放情況不理想,政府計劃興建文物修復資源中心,集中安置展品之餘,並會對外開放,讓市民認識文物收復工作。
未來五年政府會增撥2億元以積極在全港推廣閱讀風氣。繼西灣河去年首設24小時「自助圖書站」後,政府有意在大圍火車站外、尖沙咀文化中心增設相同裝置;當局又將設計「流動圖書手推車」,方便把書籍「入校」向市民推廣。
立法會議員馬逢國接受《大公報》電話訪問時表示,《財政預算案》對文化藝術及體育的撥款,他相當滿意,業界初步反應不錯,希望政府繼續朝着這個方向走。他續指,預留200億元用於硬件設施,還有多項對於藝團的軟件措施,都是很好的政策,也是他和業界一直所期望的,很開心得到政府的願意聆聽並作出積極回應,亦寄望這樣的資源調配可得到立法會的迅速回應、支持和通過。
他補充道,在市政局時代已有新增文化設施的規劃方案,希望可以拿出來看看有什麼適合的可落實,以緩解文化藝術界對場地的需求,亦有助推動香港整體的文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