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註冊中醫藍永豪指中藥有兩類,包括處方用以及藥食兩用
港人飲食不定時且大多喜歡出外用餐,為了身體健康,部分人會服食維他命補充營養。究竟從中醫角度是否贊成服用維他命?它們跟中成藥的保健功效又有何不同?
註冊中醫藍永豪指人們服食維他命丸,一般是經醫生或營養師建議後作出的個人選擇。維他命丸並非中藥,中醫一般不會亦不宜作出相關建議。那中醫的補藥成效能代替維他命嗎?他再稱,中醫常用的中藥,可分為處方用及藥食兩用,均強調適當配伍、因人而異,處方用的藥材用於治病;藥食兩用的中藥既可用於治病,亦常用於防病、保健及促進康復。
他續道,就保健類中藥而言,從劑型上說,有湯劑(飲片)、散劑(飲片打粉)、丸劑(中成藥)等之分。從功效而言,多有健脾、益肺、補腎、養肝、寧心等的分類。中醫皆會按病人實際情況及需要而作出建議,舉例如人體出現虛象,所謂「虛則補之」,可以在中醫的指導下,按氣、血、陰、陽的不足,適當進補,以扶正補虛。由於保健類中藥與維他命丸是兩個概念範疇,難言能否替代。
對於有人追捧維他命的功效,藍醫師表示未有留意。他說:「不知道是否較多港人選擇服維他命丸,具體情況或許可向衛生署或學術機構查詢相關統計數字。但估計這與港人對健康理念、產品知識、產品名氣、產品價格以及個人消費模式、價值取向等綜合因素相關。而中醫補藥的成效,無論處方用或藥食兩用的中藥,均講求對症下藥、正貨正藥、適當配伍、恰當劑量、合理用藥時間,方有較好的成效。觀察所得,經中醫診斷後再開出如何服用保健類中藥,其效用以至安全往往比自行服用為好。」
營養師大多建議從食物吸收維他命,有需要時才服食維他命丸作補充,問到中醫是否同意這說法?他說:「中醫講究飲食養生,奉行『定時定量、葷素結合、五味調和』的原則,宜進食鮮、熟、軟、易消化的食物。根據衛生署的建議,假如飲食均衡,不偏食,並依照『健康飲食金字塔』的分量比例進食,便可以從日常飲食中攝取足夠和適量的維他命,毋須額外進食維他命丸或補充劑以維持健康。如果因為患有疾病而需要控制飲食,便應請教醫生或營養師,切勿自行服用維他命丸和補充劑。」